发布时间:2018-08-30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编者按:作家书房带领我们一起走进文化名家的私人书房,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他们的阅读习惯,与自己对“文学与人生”的态度作个对比,品味思想醇香,倡导阅读人生。
作家档案:
沈天鸿,安徽望江人。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兼职教授、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名誉会长、安徽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作品有诗集《沈天鸿抒情诗选》、《另一种阳光》、《我和世界》,散文集《梦的叫喊》、《访问自己》,文学理论集《现代诗学 形式与技巧30讲》等。主编有《青少年必读当代精品美文》丛书20卷。大陆、港、台40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多种诗文选如《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中国当代诗歌经典》、《中国当代青年散文家八人集》、《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国现代名诗三百首》、《中国诗选》等收有其作品。《现代诗学》建构了中国现代诗理论,被大陆台湾一些高校列入本硕博 “必读书目”“学位指定参考书”或用于授课,应用专业有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新闻学、广告学、外国语等;一些理论观点和术语较广泛地被应用于文艺评论和理论研究。
书房一角:
书斋十问:
Q:您的书房有名号吗?取名的用意?
A:没有。也没想过这个。往好听的说,乾坤本无名,是为自然。
Q:您目前有多少册藏书?有哪些类型的?
A:不多,千余本而已。拥有过的当然超过这个数,只是一些觉得不再需要的书陆续不再属于我了。仍然留存的书类型比较杂,例如包括医学。其中数量较多的是文学、哲学、文艺理论。个人藏书与图书馆不同,不是为了藏,而是为了自己读。
Q:最近喜欢研究哪一类型的书?
A:哲学、文艺理论。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是理论。
Q:您每个月大概花多少钱买书?对网上阅读,电子书有什么样的看法?平时阅读,网络和纸面阅读的比例是多少?
A:现在很少买书了,因为图书市场很少有我要买的哲学或者文艺理论的书出现了。
Q:您的读书习惯是?
A:坐着读。
Q:您从图书馆或朋友那里借书吗?
A:很早以前借过。
Q:您向朋友出借自己的藏书吗?
A:出借的,因为有些朋友如果开口是不会说不借的。不过借出去的书有些是再也没有还给我了。
Q:哪本书对您的影响最大?
A:这个问题没法回答。我认为,如果有人被一本书影响最大,那么他就是那本书的俘虏了,不论那本书是谁写的并且多么不得了。
Q:您对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或者最不满意的作品是哪一部?哪方面您觉得好或者不好?
A:又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勉强依次回答吧:文学理论著作《现代诗学》(昆仑出版社)。因为它是开创性的建构。至于最不满意的作品,是刚写作时的作品,几乎没有文学性质。
Q:对文学爱好者的寄语。
A: 首先要培养出什么才是文学的判断力,不能看到文体是小说或者是散文是诗就认为它是文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