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25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近几年来,阜阳市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注重抓好习总书记对文艺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不断努力和创新文学工作思路,把阜阳文学由从原来全省的“锅底”水平步入我省文学创作的前列,逐渐由单枝“盆景”走向百花齐放的“风景”。
一、以党建为统领,加强文学队伍建设。文学创作要立足为人民抒写,为时代立传,为民族铸魂。阜阳市文联在加强党建工作中,不断强化党对协会的绝对领导,出台了《阜阳市文艺家协会党建工作及派驻党建指导员制度》,并在有条件的协会成立党支部,不设支部的协会派驻党建指导员。使党的领导不断在协会中深化,进一步纯洁了文学创作队伍,通过对基层文艺工作者采取开展业务培训、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从思想基础上解决了文学为谁创作、为谁服务的理念。在全市1300多名作协会员中,张殿权、赵丰超、张晓玲、王法艇、文河、刘坤等一批党员队伍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并成为颍淮文学创作大军中的领军人物。
二、以研讨为平台,注重提高作品质量。为提高文学作品创作质量,阜阳市文联注重加强对作品的研究与交流,以研讨交流为平台,积极提升创作者水平。自2013年以来,阜阳市作家协会先后邀请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专家教授、《阜阳日报》等文学副刊编辑等参与对每届文学精品创作评奖,并专门召开精品创作研讨会,让评委对获奖作品发表意见与建议,使创作者水平很快提升。据了解,市作协先后组织十一次“阜阳市文学崛起”研讨会,六届阜阳市中篇小说精品创作大奖赛,三届阜阳市现代诗歌精品创作大奖赛,两届阜阳市散文精品创作大奖赛。
三、以中篇小说创作为抓手,引领其它创作结硕果。阜阳市在加大精品文学创作过程中,针对当前文学创作的现实,分析研究后认为,作为地市级单位应以中篇小说创作为文学创作的切入点和抓手,实施“中篇小说战略”,大力开展中篇小说精品创作大赛,培养了赵丰超、朱东坡、杜绍营等一大批中长篇小说作家。中篇小说创作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即从首届9部到二届15部、三届38部、四届51部、五届56部和六届75部,中篇小说创作不仅实现了数量上的突破,而且也实现了质量上的跨越,相继三届“两岸海峡新媒体原创文学大赛”中共有98部中篇小说入围,并有20多部中篇小说作品入选前100强。同时,有11部中篇小说刊发《清明》《安徽文学》《莽原》《中国铁路文艺》《神剑》《解放军文艺》等刊物。两部中篇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剧本,其中一部长篇小说被翻译成英文版在网络上推介,一部长篇小说、一部中篇小说和一部广播连续剧获安徽省文化强省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世界日报》连续四个版面推介我市40多位诗人诗作,《诗刊》《星星》《诗歌月刊》《绿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作品300多首。仅2018年就有24名作家被省作协吸纳为会员,数量位列全省第二。
四、以媒体为桥梁,做好文学艺术推介。为提高阜阳文学艺术鉴赏的整体水平,增强阜阳文学创作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近几年来,阜阳市作家协会主动与当地媒体配合,先后在《阜阳城市周报》《颍州晚报》等当地媒体开设了“阜阳市文艺大展”“三人行”“点将台”等专题专栏,详细介绍当地文学作者的创作成就、创作经验等,形成专版,定期推出“阜阳市文学崛起”研讨会成果,不仅增强了地方群众对阜阳市文学创作的了解,还使文学艺术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更为创作者和初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园地。目前,阜阳市文学创作步入佳境,作家们表示将进一步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人民,力争创作出一批精品力作,向建国7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