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六安市文联积极引导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关心、参与这场抗“疫”硬战,努力为全市防疫工作贡献文艺界应有的力量。
一是密切关注,组织学习防疫知识
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途径,主动、认真学习新冠肺炎疫情传染途径、预防措施等各种防疫知识。市文联积极转发主流媒体报道、专家医生讲解文章、视频、新闻报道等到各文艺家协会、县区文联工作微信群、QQ群,并通过各协会、各县区文联转发,推动文艺工作者正确认识疫情,科学防治疫情。
二是响应号召,带头遵守有关要求
市文联通过网络发放《致全市文艺工作者的倡议书》,积极倡导全市文艺工作者在疫情期间,带头遵守防范规程,少外出、不聚餐、不聚会,提倡网络、短信、电话拜年和联系事务,降低感染风险,同时积极引导亲朋好友、街坊四邻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共同推动疫情向好发展。
三是广泛宣传,努力传递正能量
加强对全市文艺工作者的引导,倡导在日常言行、网络行为上,多关注正面信息、多转发正面报道、多传递正能量,不轻易相信网上谣言和小道消息,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对网上不良言论据理力争、敢于亮剑,对违法犯罪、造谣传谣者及时举报。
四是认真构思,精心开展主题创作
充分发挥文联系统自身优势,迅速行动、积极作为,先后组织开展了“六安市美术界庚子迎春网展”、“文艺在行动·阻击新冠肺炎主题歌曲创作活动”、“抗击防控我行动主题书法网展”、“丹青绘初心,倾情颂使命——六安市美术家协会抗击疫情专题作品网展”、“全民抗大疫,诗坛发浩歌——六安市诗词楹联学会抗击新型肺炎诗词创作活动”、“以笔作枪 共同抗疫——六安美术教师在行动美术作品微展”、“阻击疫情,我们参与”主题诗歌创作活动等多项专题文艺活动,创作出《隔不断的挚爱》《逆行者赞歌》等作品近千幅(件、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文学、音乐、书法、美术、诗词、戏剧、民间文艺等多个艺术门类,部分作品在学习强国安徽学习平台、《皖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平台上发布、推广,歌颂了防疫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先进人物,为奋战在防疫战线上的“战士”们加油鼓劲。
文学
我们在一起
王太贵
曙光必将来临,但黎明前
这最黑暗时刻,我们必须把防控疫毒
这根绳索勒紧,并竭尽全力往后拽
与死神来一场惊天动力的拔河赛
分秒必争,狭路相逢勇者胜
98年特大洪水、2003年非典、汶川大地震
我们始终在一起,心与心凝聚成
力拔山兮的气概,这就是我的祖国
辞旧迎新,祖国迎来一场人民战“疫”
全民皆兵,从隔离病房,到乡村医疗室
从抗疫一线,到高铁站、高速公路、渡口、飞机场
从医疗专家,到村镇干部、社区医生、派出所民警
战场在重症监护室,也在无数社区和乡村
战场在各条路口,也在无数人的举手投足间
婚宴取消,疫情过后,天天都值得欢庆
防疫人员逐栋楼层进行消毒灭菌
宣传车走村入户,不知疲惫的播音喇叭
在传递着科学与卫生的音频
以微笑替代问候,以幽居代替赞美
酒精浸润的双手,也是一剂处方
口罩挡住雷霆,温度计上的数字
渐渐羞涩起来,黄鹤返回,江水止住了咆哮
当无数红十字、爱心和太阳
在一件件防护服上聚集,当无数泪水、汗水
在洗消液中涤荡出爱的层层涟漪
病毒无处可逃,它的皇冠、它的罪恶、它的阴霾
走向穷途末路,让我们在一起,消毒后的祖国
体格更加健壮,国更富民更强,五谷四季飘香
美术
油画《坚守》陆静波
国画《 鲜花献给可爱的人》孙玉石
书法
陈璐璐
汪晓玲
王卫军
文耀辉
周纯
摄影
《遮不住的笑容》(拼版图片)(陈力 摄)
《责任》 (姜涛 摄)
《出征》 (岳阳 摄)
《坚守》(岳阳 摄)
民间文艺
徐圣年剪纸作品《武汉加油 共渡难关》
田孝琴泥塑作品《隔空拥抱》
田孝琴泥塑作品《我的爸爸》
戏剧
庐剧演唱《万众一心抗疫情》
作曲:吴正明
作词:曹 扬
演唱:白树龙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tVvU_T_oOEoEk9_8VJ_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