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21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李云
李云 故乡是一座挖掘不完的矿藏
故乡,一个文学素爱歌咏的话题。诗人余光中笔下的故乡,是一缕回不去的乡愁;作家苏童笔下的故乡,是照在江南的温柔月光,而作家李云眼中的故乡,则是一座富矿,有着取之不竭的灵感宝藏……
一、您的家乡是在哪座城市,能谈谈您对家乡的印象与记忆吗?
我的家乡是安徽省铜陵市,这是一座1956年才建市的工业城市,其立市虽迟,但却拥有逾3千年的冶铜文化史,也是中国的铜基地。铜陵地处皖南丘陵地带,是吴头楚尾之地,城市居民均为移民,大多是产业工人,所以这里一直给我一种开放、多元、阳刚又包容的城市氛围。我虽然现在在合肥工作,但依旧把家安在了铜陵,我离不开这里的朋友,离不开熟悉的乡音,更离不开城市里大大小小的矿井,大通古镇的码头、巷弄,以及夺目的铜草花、跃动的江豚、唇齿生津的老奶奶鸡汤面,还有碧波荡漾的天井水湖......
二、安徽的城市生活对您的写作产生了哪些影响?
从安徽的地理来看,十六座城市分别驻扎在三个板块上,第一就是长江以南的皖南城市群,这里的文化特色属于徽文化和皖江文化;第二是位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江淮之间城市群,这里的文化特色属于江淮兼容的庐阳文化、大别山文化等;第三则是以淮河以北的皖北城市群,其文化特色是庄道文化和淮河文化。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兼容的大省,我觉得十分难得,也可以写辽阔的淮北大地,还可以写这一南一北相互交融的江淮之间,众生的群像。
我喜欢每年抽出很多时间,走访省内的十六个市以及相关县、乡。三年前,我从淮河源头桐柏一直走到入海口,历时3个月,做采风和田野调查,与潘小平等作家创作了20多万字的《一条大河波浪宽》,还独自完成了中篇小说《大鱼在淮》的创作。这些个性迥异的城市和情感多样的人们以及特色分明的文化,是我创作的根本源头。其实就像作家铁凝在安徽考察调研时曾说:“安徽作家是幸福的,因为你们拥有一个文学创作资源丰富的富矿。”是的,我愿毕生在这个富矿当一个深挖细耕的“采矿者”。
三、您此前从事过很多职业,有丰富的工作经历,为什么最后依然选择文学?对您诗歌创作产生什么影响?
我曾先后从事过煤矿采掘工、报社记者、法官、宣传部新闻外宣管理、广播电视台台长等工作,这些经历可能都是命中注定要去干的事,我总以为人的命运轨迹和归宿是不可抗拒的,但可以力争在生命过程中多点体验和多种可能性。不同的工作会给予人不同的精神钙质,比如,当我在井下当采煤工时,我看到死亡的黑色之翼是如此迫近;而当我成为记者时,我了解到社会的多面;做法官时,我又看到了人性的复杂,这些对我日后的文学创作都有很大的帮助。作家必须是社会最清醒的观察者和思考者,当然还是报警者。
所以后来我选择文学可能也是想找精神归宿,在我30多年工作时间里,我也有机会可以从商从政,过上常人看来优渥的生活,但文学始终是我戒不掉的心瘾,让我最终皈依在它的门下,做一个精神上的苦行僧,但我倍感幸福。
四、您是否前往过其他城市交流、采风?对哪座城市印象比较深刻?
这些年我在全国各地参加不少文学交流、学习、讲座、采风等活动,对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感触,像四川、重庆、新疆库尔勒、河南信阳、云南罗平、浙江丽水等,但这个就说来话长了。其实,每个城市都是美好的,都有其独到的魅力。我爱我去过的每座城市,但也向往去更多陌生城市旅行。
五、您觉得对于一个作家、诗人来说,丰富的城市旅行经历重要吗?
古时候有种官职叫采诗官,会去民间采结民歌,《诗经》更是这样诞生。而像大诗人李白、杜甫,青年时也曾到处游学,并写羁旅诗,这跟我们今人提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其本质上异曲同工。我认为,当前作家做田野调查和记录十分重要,特别是当新的城镇建立后,应该有人去记下它的前世今生。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觉得城市旅行经历于文学而言也不是最重要的,就像美国作家福克纳曾说“我只写邮票大的故乡”,但不妨碍他依旧佳作频出。真正重要的永远都是感悟与思考,如果只是在城市里浮光掠影的走一趟,那旅行就没有意义了。
六、您是否有作品是涉及一座城市的,在您的有关“城市”的作品中,是否印象深刻,能否介绍下这些作品?
我和作家朱斌峰创作的长篇小说《大通风云》就是写铜陵大通古镇的,不过因为是长篇作品,这里就不赘言了。除了此书,我还以“册页”为标题,写过“杭州册页”“上海册页”“非洲册页”等组诗,囊括了几十个地方和城市。后来也写了《入川三记》是写四川的诗,其中还有一首用重庆方言来写的诗,也挺有趣的,可以分享给读者:
戏重庆
我不扯把子,正南其北的告诉你
重庆森林在这里,金蟒穿行
奔驰在两岸的车,甲虫,鹿和豹
一群群白象……
被川人驾驭
两棵巨树横卧在这里,树色
一棵青凌,一棵混黄
船笛是树上最好的土住民
江涛之上传说漂过 之下鱼在耍朋友
入夜,灯火先从火锅点燃
灼热山城喉管和心腑
萤火虫四下做巴适的飞
森林里的人 会对面拥抱接吻,唱歌,喝酒,书写,挑棒棒,打麻将……
他们不是脚葩手软、瞌睡迷西、二不推五的人
他们是一群奇特可爱且珍稀的高级动植物
我不扯把子,正南其北的说
七、您觉得中国诗歌该如何走向世界?
对于这个话题,我觉得还是要从国家的政策层面说起。当前,中国正在实行“一带一路”政策,是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多方面考量的,符合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全球共同体共同发展的利益,是重要的战略之举。而诗歌是文化的一部分,诗歌的传播性和共识性可能比其他文学门类要来的更快,中国的诗歌要走出去,外面的诗歌要引进来,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背景下,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可能更快、更容易。
八、现在中国的城市都很重视文化建设,您觉得作家与诗人这个群体可以贡献哪些努力?
过去人们说文化是“软实力”,我却认为,文化是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硬实力”。中国城市的发展一定不能离开文化建设的支撑,我认为作家和诗人这个群体,第一能提供的是自己的思想、文化、精神产品,文本是王道,没有优秀的文本贡献,一切均是妄言;其二,文人这个群体还可以在城市文化定位、品牌塑造、文化营销策划、文化知识资源提供等方面大有作为。要做的事很多,一切都要有个机缘,我想每个时代都不缺乏有责任感的作家与诗人,只是每代文人的命运不尽相同。
我们现在生活在新时代,也无疑是赶上了好时代,只要有机会,中国的作家和诗人都乐于为自己的生生之地做些什么,这点我从不质疑,并且满怀希望。
作者简介:
李云,1964年10月出生。安徽省作家协会秘书长,《诗歌月刊》主编,中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33届学员。曾有小说、诗歌、散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人民文学》《诗刊》《小说月报原创版》《诗选刊》《星星》《江南》《绿风》《中国作家》《草堂》《北京文学》《雨花》《小说林》《中国诗歌》《绿洲》《长江文艺·好小说》《大家》《诗林》《诗潮》等刊物刊发,有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征文获奖并入选多种年鉴和选本,被评为2019年度封面新闻“名人堂”全国十大诗人,中篇小说《大鱼在淮》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出版诗集《水路》,发表电影剧本《山鹰高飞》等,出版长篇小说《大通风云》、长篇报告文学《一条大河波浪宽》(与他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