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08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灵魂苦旅中的引体向上力量
——读何向阳诗集《刹那》
孙仁歌
引 子
一鼓作气读完何向阳的诗集《刹那》,难以掩劵,“刹那”的意象不可抗拒地在脑海里凝聚、放大、发酵,一个个“刹那”的背后,无疑拥有无数只受伤的山羊及其悲歌都被压缩在那里,《刹那》远远不是生命主体频频发生一瞬间的痛痒与释放那么简单,“刹那”间疼痛、顿悟与转移,任凭意蕴空间拥有许多无限,诗人却偏偏那么追求简单,那么追求省略,那么追求缩写,或许诗歌艺术就是一种形式简单的艺术,更是让人猜想的艺术,诗歌是谜,正如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所言:“诗永远应当是个谜……诗写出来原就是叫人一点一点去猜想。” ① 虽然不能说何向阳的《刹那》就是叫人猜想的艺术,至少是把繁缛的意念还原给了简单,也可以说追求的就是语言的简洁乃至净化,对于语言净化这个说法,余光中先生早就有论断:“语言的净化,是现代诗‘大众化’的第一步,也是年轻一代作者的一致目标。所谓‘净化’绝对不是一种消极的放松,它要以淡取胜,以简驭繁……清淡中见隽永,更是艺术中的艺术。”②
何向阳的《刹那》,语言的确是“净化”的,不仅是语言“净化”,字里行间所荡漾着的出神入化的一种诗意情感转移入诗,也是一种“净化”的过程,既是诗的“净化”,也是诗人灵魂的“净化”。
一、《刹那》这一“剑”来自诗人灵魂的苦旅与文化积淀
“刹那”体验之于何向阳,既是文学的记录,也是灵魂的记录,与其说是文学苦旅,还不如说是灵魂苦旅,灵魂苦旅正是文学苦旅的前提,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就是诗人在灵魂苦旅中总是不自觉地为自我生命中可能出现的一座丰碑的一次又一次奠基。
初读何向阳的诗集《刹那》,让我不禁想起1996年、在中华文学基金会“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发布会”上见到的还不乏几分青涩的何向阳。在那个还算文学热的时代,文学小道上拥挤着千军万马,跃跃欲试竞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者不计其数,花落何向阳,也是凭《朝圣的故事或在路上》的实力而成为丛书1996卷的中标者。冠以书名的《朝圣的故事或在路上》,就是诗人当初研究作家张承志创作精神的一篇评论,这篇文章洋洋洒洒4万余字,而且副标题冠以——“张承志创作精神描述”,不免引起争议,关键词“描述”能否替代文学批评所强调的学术规范以及实事求是的又不乏美学理念的科学分析与表述?但在4万余字的“描述”中,她呈现给读者的”张承志创作精神”正是朝圣路上及其某些不是故事的故事,从“地上的天国”、“忏悔的路途”、“骑士的重铸”到“追寻的焦虑”、“分裂的痛苦”、“困惑的前卫”一路“描述”成篇,可谓知人论世,叙议并举,主观的感性体悟与客观的理性思辨都处理的恰到好处,散文化的表述方式,不乏诗意的思考与遣词造句,以及始终本着实事求的学术原则去概括、评述、浓缩朝圣路上的张承志及其精神抑或灵魂的真实,这种突破文学批评模式化的套路并注入更多灵性的、心性的以及诗性的创新写法,无疑更好地表述了全文的主旨抑或观点,也强化了文学批评的可读性。
据悉,这篇文章还得到了何向阳研究生导师鲁枢元的肯定,也为她的硕士论文《文学:人格的投影》(参见《文学评论》1993年第1期)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准备,并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朝圣的故事或在路上》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时,又得到了文学批评家雷达的褒奖:“基本脱下了理论的铠甲,抛弃了什么归纳点什么演绎点的职业惯性,全身心地投入了‘描述’,让意念跨上黑骏马,让心儿奔向生长过哲合忍耶教派的黄土地,沿着张承志的心路历程,带着对张承志‘与众不同的杰出和不顾一切的偏激’的深刻理解,在精神理想的空间纵横驰骋。她吟诵着张承志的话‘不要把我从梦中叫醒,如果这梦是我自己的生命’,这既是对张的由衷首肯,也未尝不是她自己的心语吐露。”③
雷达可谓一语中的,这一席话虽然已经过去了20多年,如今重温“描述”原文,的确不乏何向阳作为一个诗人的文墨痕迹,字里行间氤氲着一种隐隐的诗言志的话语初衷。
全文最让我来电的并不是上篇或下篇,而是题记中里尔克的几句诗言:
我怎么能制止我的灵魂,让它不向你的灵魂接触?
我怎能让它越过你向着其他的事物?
被誉为欧洲伟大诗人之一的里尔克,是一个性格比较复杂的人,他在朝圣的路上,有时又在地狱,他一生谈不上坎坷也谈不上幸运,但他的灵魂一直是焦灼的,困惑的,甚至是痛苦的,否则,又怎么能创作出惊世的《祈祷书》《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尤其《杜伊诺哀歌》?何向阳研究生读书路上之所以那么专一张承志的精神领域、论文开篇又引用里尔克的诗句,可能就是她文学人生中的诗人“基因”的早期印证,说明在她的灵魂世界里,诗的麦田地里早就悄悄种下了“刹那”的种子。
这以后,何向阳的文学人生乃至灵魂苦旅与诗性的文化的积淀,可谓一步一个脚印,有起伏跌宕,也历经风风雨雨,然而,有一分辛勤耕耘就有一分收获,所以属于她的人生彩虹也常常不期而至,诸如评论专著《夏娃备案》 《立虹为记》 《人格论》,散文随笔专著《思与道》《梦与马》《肩上是风》《自巴颜喀拉》《镜中水未逝》《万古丹山》,诗集《青衿》《锦瑟》等,这些著作既展示了作者的多才多艺,也从不同层面呈示了作者精神世界灵性的多维的审美空间,尤其诗集《青衿》《锦瑟》的问世,更是立体地呈示了何向阳的文学人生乃至灵魂苦旅与诗性积淀的一笔浓墨重彩,诗离人的灵魂最近,无疑,诗集《青衿》《锦瑟》就是何向阳灵魂的歌咏与舞蹈,可以见证诗人成长旅程中所经历的种种酸咸苦辣、风霜雪雨;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可以说《青衿》《锦瑟》就是《刹那》的前奏或铺垫,写于近年的《锦瑟》距离《刹那》更近,距离灵魂的一次次“刹那”的疼痛与顿悟也更近,所以诗人在谈到《青衿》《锦瑟》时就有一种强烈的灵魂在场感:“我的文学初心从诗歌开始,这颗心一直保持到现在。……《青衿》是从几千首诗里选出来的108首。里面有我十几岁写的诗,有一点寻找初心的意味,成为一个(文学的)引子,引起我写诗的兴致。……这几年,生命中的疼痛是思想和理论解决不了的,诗歌的气息又回来了,灵光乍现,《锦瑟》就是从近几年创作的诗歌中选了70首。……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觉得深入灵魂的诗歌才是好诗,把灵魂深处的奥秘揭示出来给他人以想象。”④ 可见,何向阳不仅不能制止自己的灵魂与生活的碰撞,也不能制止自己的灵魂与他人灵魂的接触抑或碰撞?有时甚至还拥着他人的火山与自己的情感雷区碰撞,以致把自我的易燃品引爆,“峰火弥天”,文学发生的接触律(感染律)在一个诗人的灵魂里就是一个常态化的验证场。
梳理到这里,我也在刹那间想到何向阳与痛俱来的诗集《刹那》诞生的必然性,如果没有《青衿》的初心引路,没有《锦瑟》的灵光乍现,没有灵魂的漫漫苦旅与诗性的丰厚积淀,何向阳也就不可能获得《刹那》这一“剑”的重中之重!任凭《刹那》这一“剑”饱含多少诗人灵魂里的哲思、悲悯与泣血,但何向阳的诗人身份依然被她遐迩闻名的批评家的身份遮蔽着,她在文学批评方面因为出类拔萃出道比较早,几个大奖(鲁奖、冯牧奖、庄重文奖等)的光环都被她文学批评的成就提前拿去,诗人的身份一直委屈支撑着她文学世界的“半壁江山”,但诗人初心不改,对诗歌这种文体情有独钟且一往情深,执着要用诗歌的力量去证明自己真正的身份是诗人而不是别的称谓,在她的文学苦旅中,尽管文学批评身份一直处于强势,但在她的文学骨子里,更心仪的应该还是《青衿》,是《锦瑟》,尤其是刚刚问世的被她视为不是之一而是唯一的一部最重要的作品《刹那》,之所以重要,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这部诗集真实地记录了我生命中最艰难最晦暗也是最残酷的岁月。”⑤
的确,来自灵魂深处的厚积与薄发才可能成为生命最真实记录,立虹为记,断句迭出,是生命主体在一次次“刹那”之间的升华与转移,也是她灵魂苦旅与诗性积淀的泣血结晶,痛定思痛的极致,有时就会不由地突破时间与情感的定势,精妙的思考与精妙的诗语常常就会以最为简约的方式,在一个个“刹那”之间迸出,“一行行几乎不曾细想而是纷至沓来的句子,如长长隧道的一束束亮光,让我看到的不只是隧道中长的暗的现实,更是暗黑隧道外不时闪现的光芒与明媚的召唤。我想,这就是病痛中的一种引体向上的力量。”⑥
这种力量赋予《刹那》的形式美,就是不自觉的形式创造,“一句顶一万句”。
二、“刹那”是对精神王国丰厚积淀的一种“缩写”
诗集《刹那》就妙在“刹那”的瞬间美,“刹那成诗”是对精神王国丰厚积淀的一种“缩写”。一次次瞬间的“受孕”与迸发,给读者带来了不计其数的出乎意料和惊讶,没有思想、情感乃至灵魂的疼痛,再好的诗句也找不到出口。2016年命运不由分说就抛给何向阳一个黑暗王国,一向平和、温婉、积极向上的诗人接二连三遭遇情感世界的“山崩地裂”,这一年诗人忍痛把母亲的骨灰洒入大海,不料对自己一生影响深远的慈父又重病不起,自己不久也住进医院经历马拉松似的病床煎熬,灵魂与肉体的双重重创一度把诗人摁入绝望深渊,这种时候,灵魂的无声呼唤与不期而至的灵感的迸发,可能超越了一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特效药,生命主体的所有积累在一次次“刹那”之间升华与转移的神奇,就像神助一般降临到了她的面前,让她从中窥视到了里尔克、荷尔德林、霍普金斯、谢默斯、沃尔科特等等,如同一种超越病痛与哀怨的爱的信念从天而降,于是,诗人也就不按常规出牌,生命里刹那间出现什么转瞬即逝的意象,她的笔下就会抢下什么挥之不去的文字,那可能就是生命的甲骨文,就是灵魂的象形文字,就是作为“隐喻的疾病”的最高形式的一种“缩写”: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此为笔者所加,以下同)
多年前穿过你身体的风
如今仍能将我轻轻
撼动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身体从不撒谎
它一笔一划记录下忧伤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是谁站在时间的绳索上舞蹈
并指示我
你就是你所创造的宇宙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我梦见那铁铸的钟
在我手中打造完成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我一直在独语与合唱之间踟躇
但现在我有了选择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暗夜
谁在对面歌唱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灵魂在寻找它的伴侣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暮色渐暗
夜已露出它狰狞的面容
以上这些诗句都是相对独立,各自成篇的,每一个刹那之间点滴成金的句子,哪怕就是一句,也独占一个页面的空间,就像齐白石的花鸟小品,尺幅页面上往往仅有一棵大白菜,大片留白都给了一棵大白菜的张力,看似简单,其实在那棵大白菜深层结构里面,你也能发现齐白石灵魂沉郁与飞扬的一些颗粒,一棵大白菜的形式美也凝聚着画家某种思想与情感之内在的或自知或未知的原始储存。
何向阳诗集《刹那》全书皆以断句方式呈现,不说这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抑或求变,恰恰相反,这里面诗人绝没有刻意创新求变以博取读者眼球的矫揉造作,这应该是作者面对被命运中的魔鬼悍然打开的潘多拉魔盒时一种不自觉的原始释放,去繁取简,把丰富、多维、深沉的情感与思考凝聚成一句话或几句话及时投射出去,或许就是一种自救的最佳方式。简单是一种境界,缩写是一种智慧,瞬间的美有时是可遇而不可求,一种浑然天成的简单才是弥足珍贵的,也是那些矫情的诗、刻意追求形式美的诗所不能同日而语的。
何向阳作为诗与思对话的双料学人,能总结别人,更能总结自己,她在《刹那·后记》中说:“这部以断句呈现的诗集之于我个人的价值超过一切文字,这可能也是生命的隐喻。当生命中的一些事物猝不及防,推至面前时,你所能使出的应对可能只会是诗。”⑦ 这几句发自真实语境的肺腑之言,算是交代了诗集《刹那》断句形式的由来。诗最忌讳矫情,而诗集《刹那》显然与矫情绝缘除根了,这种并不讨好读者的断句形式,可能只是生命的一种原生态,诗人情感的一种原生态,而未必是那些年轻的读者喜欢的一种原生态。诗集《刹那》中俯拾皆的一些饱含诗人灵魂包浆的断句,就是对诗人情感世界风云突变雷霆万钧的一种缩写,的确“一句顶一万句”。正如珍妮特·温特森所说:“有些词看起来很小,内涵却极为丰富,把其中隐含的意义放出来,让它重新回到人们的常识领域,等到大家在别处见到这个词的时候,或许也会读出更多的意义。”⑧ 即便温特森是从小说的角度谈语言,也在不自觉中道出了《刹那》断句与此(小说语言)同理之处。
仔细深入揣摩,《刹那》里的断句,真乃字字珠玑,句句惊魂: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审判者必被审判
救赎者将被救赎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给你我胸中之血
给你我暮中之光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一条路的尽头
另一条路缓慢地开端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一个修行的人在路上缓缓前行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的确这样的句子我未能说出口
但并不意味着我不想对你说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把手放在经书上
唯有坚信者能够获得永生
我们阅读《刹那》,可以不分章节,不分前后秩序,开卷随意读上一句,就是精妙之语。《刹那》在语言上无意奢侈、铺成,舍得毁掉一座桥,只留下一根草,无意识中形成了越简单越好的诗学理念。故而,《刹那》里句句都不啻于历经诗人灵魂加工厂千锤百炼,点滴成金的句子,每一句都撑起了一片蔚蓝无际的天空,审美想象的空间在诗人那里可能比蓝天、比海洋还要辽阔,而在读者这里,仅凭借简单的几句缩写,可能难以还原诗人辽阔的思考与想象的原版了。诗人毕竟是一个神秘的群体,好的诗歌本身又是一种供人猜想的艺术,因此我们也完全可以把何向阳的这部《刹那》视为一部猜想的艺术,猜想毕竟有隔膜,要想把《刹那》里的诗句都能阐释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恐怕连诗人自己也不希望这样,倘若如此,那就不是诗集《刹那》了,诗作者也一定不是何向阳了。我们只能从那压缩到不能再压缩的诗句里体悟到诗人灵与肉的疼痛、泪水、心碎、绝望、天马行空、某种彻悟、自我救赎、阶段性对人世间的陌生以及对爱和善的永恒的期许,如 “把手放在经书上, 唯有坚信者能够获得永生”,这句诗无论诗人爆发而出的初衷高深与否,我们也能从中捕捉到诗人情感世界里一度“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某些遗失与沉淀,伸出手去也一定还能触摸到那些沉淀物的温度。无疑,那些沉淀物的温度就渗透在《刹那》里那些简约的字里行间,它们就是诗人生命主体在一次次“刹那”之间升华与转移的结晶。
三、一个个“刹那”的有限成就了《刹那》诸多警句的无限
用最简单的诗语表达最不简单的灵魂,应该是每一个诗人的美学追求。以何向阳诗集《刹那》所容有的精神厚度,原本可以写成大部头、写成洋洋几十万字的长卷抑或多卷本,可最终呈现给读者的却是一部压缩版,诗人没有还给读者一颗繁杂的沉重的灵魂,而是还给了读者一支如释重负的轻骑兵,让读者去分享“空山新雨后,清泉石上流”的心灵隐含的简缩版。
对于那些懂得知人论世的读者,可能会把一部薄书读厚,把一首短诗读长,把一个个“刹那”的有限还原给一句句短诗的无限。诗人这种对瞬间红与黑的捕获、对刹那间发现的美与恶的冷冻与释放,集大悲大悟乃至慈悲仁爱于一体,又有节制、理性地挤牙膏式地用累累断句抒发一颗真灵魂,这在中国当代诗坛也并不多见。
对于何向阳,对于《刹那》,简单的表达方式成就了自己的一座巅峰。古今中外,有几个诗人愿意如此割舍一部诗集的篇幅去置换一种不易成就的简单的简单?中外文学史上也的确有微言大义和意象叠加的诗歌经典,远的就不说了,就说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的《一个地铁车站》就是一个见证,据说诗人把开始写的不满意的30多句诗稿毁了,后来浓缩成了两句诗,从而举世传播: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的许多(白色)花瓣
美国女诗人米莱关于火车的一首名诗,也就是上下两句,却也名扬世界:
没有我不想坐的火车
也不管它往哪里开
中国朦胧派诗人顾城也正是凭《一代人》的两句诗一举成名,诸如此例可能还能列举一些,但当下诗坛似乎还没有一部诗集是不折不扣的完全以断句面貌呈现的,前面已经说了,这并不是诗人何向阳刻意创新的产物,而是何向阳之灵魂里的一座城堡不幸被现实生活击碎了的结果,是她在诗心燃烧的峰回路转中不自觉地投向平湖秋月,并把自己定格在一地碎片之中又不自觉地加以意念上的剪辑与组合,又以散点透视的形式呈现,也就是说,她顺其自然地又不自觉地把自己送到了越简单越好的巅峰,她在一种无法挥去的自我语境中练足了气发足了功,然后向自己“并不存在的爱人”投去了属于自己的一句句“杜伊诺哀歌”: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把玫瑰写在额上
你就能在地狱中穿行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诗
是对话
与并不存在的爱人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看过最黑暗
才能领略光的美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我在人间的使命尚在
原谅暂不能赴你的天堂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闪电将自己插入火中
它淬火的颤栗宁人心痛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不妨邀请死神来喝下午茶
席间再乐此不疲地与之讨价还价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神啊你刀刀见血
最该拿去的是你锋刃上的冷
读这些诗句,说实话,有时候也需要轻轻捂住自己的心口,诗句不仅奇崛、冷艳、含混,谜语含量超高,可谓曲高和寡,它到底属于诗人脱落的精神碎片中哪一片,一时间无法验证并复原。诗人倒是也完全可以套改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开篇所叹:“满卷真实言,一腔无形泪,都云《刹那》亏,谁解其中味?”的确,读以上那些痴人说梦一般的诗言谜语,就是把它们装配在一起,也构成不了一个整体,作者是负重的,灵魂是辛酸的,诗语言不是一种完全准备好的“早餐”放在那里,自己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在一度身临四面楚歌的黑暗王国的“垓下”,那种中规中矩的诗歌套路已经不属于诗人了,诗人俨然已经被诸神所拥,诗不由己,只能任凭自己的灵魂像梦游一样在行吟,在飞扬,在缩写,纵然她手握如椽大笔,也不能回归生命常态下的浓墨重彩,怎么也复杂不起,繁琐不起,只能越简单越好,能够化沉重为简单地活着、简单地与人对话,才是最真实的何向阳。
人需要简单,诗也需要简单,这种被填写满了生命诗句的简单,就是实现生命自救的一种最佳状态。风靡欧美的《简单生活》的作者丽莎·茵·普兰特就坦言简单的真谛:“简单,是平息外部无休无止的喧嚣,回归内在自我的唯一途径。”⑨ 她又说:“简单的不一定最美,最美的一定简单。”⑩ 丽莎·茵·普兰特强调的是生活的简单,但写诗作为诗人的一种精神生活,做到真正的简单的确可遇不可求,所以《刹那》的出现,不是何向阳的苛求,而是何向阳的知遇,《刹那》里断句形式的“疯长”,标志着她立文寻命一路朝圣找到“家园”之后的一种成熟,一种大度,一种简单,一种境界,更是生命的一种升华与转移,是生命主体在一次次“刹那”之间的顿悟与升华,也是生命经历了人世间“万水千山”之后的主动转移,把一次次有限的“刹那”间的灵悟,不自觉地转换成了一句句无限的《刹那》,把灵魂的顿悟转换成为诗,这应该就是存诗人需要的一种存在方式,读者也只有经历了人世间“万水千山”之后再回头来读何向阳的诗尤其这部《刹那》,才能豁然开朗,无师自通,从很少的语句里去领悟其丰富的内涵,说不定你会锁定《刹那》里那些浓缩而又精致的断句: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我热爱白皑皑积雪之上的那簇火焰
犹如你冰凉的手上仍存的那种温暖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静谧时我听到血液在脉管中流淌的响声
恰如落雪的大海彻夜低音的讲述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你在我耳边说的那些温柔的话
一如原野上盛开的轻盈的花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我看见清晨的我在庭院中浇水
裙裾的四周种满了蔷薇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你温暖的句子如一匹白马
带我去的地方
万物葳蕤
水草丰盛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心有星光
在黑夜中大声吟诵的人
得以还生
刹那之间点滴成金——
再低一点
低到最低的尘埃
听那孱弱而坚定的声音
说:爱
有意味的“刹那”之间,爆发出来的“火山”百焰,最后付之简单的形式出现,不仅有一种简单美,也有一种时空美,一个个无限变成了一个个无限,台湾学者蒋勋在他的美学著作《美的沉思》中有几句精彩论断:“我们面对一件艺术品,是古雅典的巴特农神殿,或是苏轼的《寒食帖》,都同时在面对一个通过了无数时间劫毁的生命,于是,艺术品本身是暗含在时间中挣扎的意义的。在最微细的‘秋毫之末’看到了天下之大也,也可以缩大山为小,在殇折的生命里看到了永恒,……强调线的绵延不绝,强调周而复始的循环,强调每一个个别单元都发展成无限的特色。”蒋勋未必认识何向阳,可能也没有读过何向阳的诗特别是这部《刹那》,可以上那几句美学论断,简直就是针对何向阳及其诗集《刹那》而言,可见美学的对象不分天南地北,古今中外你我他。蒋勋是在为“中国艺术中的时间与空间”把脉,不想覆盖的共享空间也是不拘一格,用在何向阳成就诗集《刹那》的经历上,也是一语中的,恰如其分。
《刹那》里的诗句是有生命温度的,也是充满了灵魂的疼痛与尖叫,是自己灵魂的启示录,何向阳不是卡夫卡,却也不乏卡夫卡的灵魂中的“城堡”体验,生存之难与生存之爱在《刹那》里都随处可见。国内著名美学家、生命美学的开创者潘知常就致力于生命美学真谛的研究与阐释,成果卓越,皇皇巨著《走向生命美学》就是钟情并强调“爱者优存”,尊重“我审美故我在”的生命本体,坚持“生命视界”、“情感为本”、“境界取向”等要义,从而实现让美学走向生命,让生命融入美学,强调“万物一体仁爱”,强调(人类)“因爱而美”的未来哲学与“因爱而美”的生命美学,指出:“在未来哲学,是因美而爱:在生命美学,是因爱而美。这意味着:就内在而言,生命美学的‘我审美故我在’与未来哲学的‘我爱故我在’是彼此一致的。”⑫可见,《走向生命美学》一往情深地捍卫着美学抑或审美与生命主体息息相关的美学之本!
何向阳原本也应该就是一个“爱者优存”的典型,她对人世间永存的仁爱一直是充满期待的,即使命运中不乏晴天霹雳的打击与损耗,一时间充满孤寂与绝望,但也不能把一个有爱陪伴的生命完全置于死地。一句话,诗人的生命只要不缺席爱的附丽,苦难与悲伤都会自行土崩瓦解。何向阳之所以能趟过2016年乃至之后一段岁月的精神灾难之重灾区,是因为有爱的殷殷呼唤,又有缪斯女神的殷殷呼唤,如此,生命低潮中的何向阳无论伤情与否都会缓缓抬起头来仰望头顶上的一片灿烂的星空。
《刹那》的压底之作是这样写的:
嗯,这一切安详宁馨
带皮的土豆
紫色的洋葱
西红柿和牛尾在炉上沸腾
昨夜的诗稿散落于
乡间庭院里的
长凳
谁能否定这几句诗句里饱含的人间烟火及其锅碗瓢勺交响曲的生活情趣呢?饱含真实生命气息真实情感的诗就是接地气的,既是灵魂长嚎后的幽幽余韵,也是享用完西红柿烧牛尾之后挥之不去的淡淡余香,由此可见,这部《刹那》就是悲喜交替的情感化物,就是灵魂痛定思痛的化物,就是缩写生命的“何向阳宣言”,全诗看似结构平淡不惊,实践上意象跌宕起伏,意念飞宕,语言鲜活,言简意赅,俨然刚刚从清水里打捞出来的一只手帕,湿漉漉的,能拧出一把酷似眼泪的液体,那些液体不是从诗人眼睛里流出来的,而是从诗人灵魂里流出来的,是生命主体在一次次“刹那”之间升华与转移的最真实写照。
无疑,一次次“刹那”是有限的,而之于诗人生命主体在一次次“刹那”之间的升华与转移,就拥有了《刹那》诸多无限的生机。
结 语
美学家朱光潜的《诗论》附录中有一篇《给一位写诗的青年朋友》的信,信中坦言:“诗是最精妙的观感表现于最精妙的语言…… 形式可以说是诗的灵魂,‘没有形式的诗’实在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许多诗人的失败都在于不能创造形式……”以我所见,何向阳的这部诗集《刹那》从生命本体上说堪称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诗,可以说全诗处处可见精妙的观感和精妙的语言,她的形式创造也别出心裁,与生命主体在一次次“刹那”之间的升华与转移同步,不是刻意创造却胜过刻意创造,这种顺从生命顺从灵魂并在不自觉中构成的“生命视界”、“情感为本”、“境界取向”的内外和谐匹配的形式创造,有可能就会成为有意者研究《刹那》的理由。
也无可讳言,《刹那》也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某些需要讨论的问题。诸如曲高和寡,这种以断句形式呈现的既不分章节又凸现零散细碎感的满纸落英缤纷,会让那些00后的读者找不到“北”,在山重水复之中难免一头雾水。另外,这种断句形式,在形式美、音乐美方面较之那些传统的命题诗、组诗可能在朗读效果上不占优势,另外,在推广普及传播方面也会来得慢一些。这些倒也算不上是什么硬伤,无伤《刹那》的大雅,整体而言,这部《刹那》不仅在诗人自己眼里“是一部重要的作品”,而在一些专业作家、诗人、学者眼里,这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诗集。“刹那”不单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也是何向阳生命主体特定境遇的一个“诗学概念”,入选《刹那》里的每一句诗,都是诗人在特定境遇里不断在升华、转移中的一个个瞬间反响,灵魂的升华有如无声的抑或来自神灵的“手术”,真正转移的也不是生命主体的实体,而是诗人难以宁静的一颗灵魂抑或精神王国的“这一个”,这颗饱经风霜的灵魂注定是个孤独者,没有可以奢侈面对的大海,也没有可以触摸的春暖花开,梦总是要醒的,疼痛还会回来,“爱者优存”有时就是一种理想国的炼狱,爱终究不是廉价物,不是说来就来的悠悠白云,生活中“得到非想要,想要得不到”的悖论可能就是每一个求真诗人的宿命,别无选择,于是,灵魂就在一次次“刹那”间顿悟、受孕、升华中点滴成金并溶解成了种种观念形态,随兴溶解成了断句诗抑或有容乃大的精神产品,君不见这部《刹那》就是从何向阳灵魂里跑出来的中国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注释:
①转引自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十章第四节文学意象》(第五版),北京:高教出版社,2015年第2次印刷,第252页。
②余光中:《缪斯的左右手》,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06页。
③何向阳:《朝圣的故事或在路上·序》,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版,1997年3月第一次印刷,第2-3页。
④舒晋瑜:《何向阳:深入灵魂的诗歌才是好诗》,载《中华读书报》2018年03月29日专访。
⑤⑥⑦何向阳诗集:《刹那·后记》,浙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8月版,第215页;第219页;第217页。
⑧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编,肖海生等译:《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12月第5次印刷,第130页。
⑨ ⑩丽莎·茵·普兰特著,陈子等译:《简单生活》,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4月第2次印刷,第3页;第一幅插图simple。
⑪蒋勋著:《美的沉思》,长沙:美术出版社,2022年5月第47次印刷,地第232——233页。
⑫潘知常著:《走向生命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10月版,第573——574页。
⑬朱光潜著:《诗论》,北京出版社,2009年3月第2版,第253页。
孙仁歌,文艺学教授、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会员、教育部本科毕业论文审核专家、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专家库专家兼网评评委、中国写作学会理事。已经发表出版文学作品、学术及评论400余万字,其中发在cssci核心期刊近40篇,获得各类省部级奖项20余项,出版学术及文学专著7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