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协主办

喜迎省作协第七次代表大会|安徽作协这五年:凝心聚力 担当作为 抒写新时代安徽文学高质量发展新华章

发布时间:2024-11-01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中国作协和省委宣传部的关心指导下,在省文联党组的有力领导下,省作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团结带领全省广大文学工作者为时代讴歌、为人民抒怀,饱蘸笔墨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绚丽安徽画卷,潜心耕耘开拓安徽文学新境界,安徽文学事业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生生不息的繁荣景象,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坚定政治方向,强化使命担当




五年来,省作协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团结引领全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不断增强学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党的十九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通过主席团扩大会议、文学界座谈会、专题研讨班、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分级分层分批开展常态化培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不断增强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


积极探索文学宣讲新模式,组织主席团成员、骨干作家等组成小分队深入全省各地,引导广大群众坚定“主心骨”,夯实全民族全社会休戚与共、团结奋进的思想道德基础。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大信息发布和敏感热点问题分析把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进一步加强了省作协微信公众号、安徽作家网、《安徽作家》(内刊)等平台载体的审核把关,进一步密切关注创作动态,多渠道传递社会发展正能量。

图片 

图片

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座谈会

图片

图片
省文联作家小分队赴沿淮地区开展脱贫攻坚主题创作调研


图片
图片省作协主题宣讲小分队走进芜湖
图片
图片
省作协主题宣讲小分队走进阜南




图片
把握时代主题,厚植人民情怀




五年来,省作协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为人民服务为“天职”,引导全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积极响应时代召唤、回应人民呼声。


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征程中,省文联多次召开主题创作推进会,省作协积极响应号召,组建专班、尽锐出战、同题发力,由省文联主要负责同志、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带队,先后抽调百余位作家组成多支作家小分队,深入金寨、岳西、太湖、舒城、太和、利辛、砀山、宁国等地调研采风,广泛接触扶贫干部、脱贫群众、种养大户、产业扶贫带头人,为主题创作挖掘、积累第一手素材,组织实施“纪录小康工程”主题创作,一批主题突出、视角独特、表现手法多样的脱贫攻坚文学作品陆续刊发。《拯救那片庄稼地》等4部小说以小辑形式在《小说选刊》集中推出,在全国尚属首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中国艺术报》《安徽日报》等刊出一批反映安徽脱贫攻坚主题报告文学作品,组织创作出版报告文学集《我们的村庄——脱贫攻坚中的安徽故事》。


图片
大型报告文学《我们的村庄一一脱贫攻坚中的安徽故事》首发式暨研讨会在合肥举行


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党的二十大等重要节点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现实题材,省作协以项目化形式加强重点创作组织生产。组织开展“红星照江淮·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初心映照江淮 见证崛起之路”“最美奋斗者”“新皖军 新创造”等创作竞赛和主题征集,引导和调动全省广大文学工作者聚焦中心、紧扣主题搞好创作。开展“红耀江淮  薪火永继”安徽作家庆祝建党百年红色主题创作采风活动,组织本省20位中青年重点作家走进宿州、淮北、宣城等地,重访红色革命旧址,重温党的光辉历程,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进行采风创作,部分作品在《中国作家》《大家》等重点文学期刊推出,并出版作品专辑《喇叭花开》。省网络作协开展“长江的微笑”主题创作活动,数十位安徽网络作家奔赴八百里皖江沿线,创作了一批以长江大保护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采风作品集《你好,长江!》即将公开出版。组织创作并出版以科技创新和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主题的长篇小说《追风》和长篇报告文学《为此青绿》;反映我省“林长制”改革探索实践的中篇报告文学《安徽绿》、围绕“安徽制造”创作的中篇报告文学《安徽造》先后在《人民文学》刊发。遴选出《量子纠缠》《水调歌》等十部安徽文学原创作品给予重点关注追踪。面对大疫大汛,及时跟进组织主题创作,以文学的形式为全省上下共克时艰助力加油,多部作品被《文艺报》等全国重点文学报刊和中国文艺网、中国作家网、学习强国全国平台等转载。

图片
“红耀江淮 薪火永继”安徽作家庆祝建党百年红色主题创作采风活动启动

图片 

图片
网络作协“长江的微笑”主题创作活动





图片
坚持守正创新,勇攀文学高峰




五年来,省作协坚持“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立身之本”,紧紧抓住“多出精品,多出人才”这个文学工作的“牛鼻子”,把提高质量作为文学作品的生命线和新时代文学的根本。


实施精品创作工程。从2019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以中长篇小说精品创作为重点、以体现“四个讴歌”为主题的现实题材文学创作工程,努力承担好中宣部交付的试点任务,省文联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制定了《实施中长篇小说精品创作工程工作方案》,建立了专项资金,至今已对四批共35个重点创作选题进行了扶持。通过扶持,我省广大作家创作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特别是基层作家积极参与、广泛响应,文学原创作品的数量、质量和影响力取得重要突破。
图片
图片

精品工程《大浍水》《追风之城》作品改稿会

图片
图片
省作协召开2021年中长篇小说精品创作工程入选作品首次改稿会

把好文学评论方向盘。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全国知名文艺评论家看安徽”活动,邀请20余位全国知名文艺评论家与我省承担重点创作任务的中青年作家一对一、面对面点评指导并举办改稿会。与中信出版集团联合承办“一个平凡女性与世界的对话——李凤群长篇小说《月下》线上研讨会”,组织召开洪放科技创新主题长篇小说《追风》作品研讨会。省文联与《中国艺术报》先后在六安、池州联合召开脱贫攻坚主题文学创作研讨会和安徽省首届现实题材文艺创作研讨会,进一步提升主题创作水准,努力推动创作与评论双轮驱动。在《文艺报》《安徽日报》推出安徽作家专版及系列评论。与黄山书会紧密结合,集中开展“安徽省中长篇小说精品工程丛书”分享会。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科研平台优势,与安徽师范大学合作成立“当代安徽文学研究中心”暨“新时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互动平台”,在《安徽文学》设置“术与道”专栏,发表近60篇关于安徽作家作品的评论文章;与安庆师范大学、巢湖学院合作成立安徽文艺评论基地,举办新时代安徽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互动互进专题研讨会等。为多位基层作家举办研讨会,搭建文学交流平台,努力为文学事业繁荣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图片
图片
联合举办2020年“全国知名文艺评论家看安徽”改稿会
图片
图片
与安徽师范大学合作成立“当代安徽文学研究中心”暨“新时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互动平台”
图片 
图片
“安徽省中长篇小说精品工程丛书”分享会


建强新时代“文学皖军”。五年来,省作协共吸收新会员897人,总数增至3985人,新增中国作协会员193人,总数增至404人,为新入会的省作协会员编辑出版了《开屏》《新绿》等5部会员作品集。配合实施安徽省优秀青年文艺工作者“551”扶持计划,先后遴选20名青年作家重点培养。加强对“文艺两新”的团结引领,成立省网络作家协会,现有会员274人。联合《诗刊》社举办“新时代·新征程·新安徽”安徽青年诗人改稿会,联合安徽文学院举办4期安徽中青年作家(网络作家)研修班,选派数十名骨干作家参加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研修班学习,组织我省300余名网络作家参加中国作协举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线上培训班、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线上培训班、党史学习教育在线培训班、网络作家维权线上培训班等,通过一系列研修培训,培养文学骨干、增添创作活力,持续推动德艺双馨的高素质作家队伍建设。


图片第十三届安徽暨第二届新疆、西藏中青年作家研修班在青阳举行
图片
图片

全省青年作家及网络作家培训班在芜湖举办

图片
图片

“新时代·新征程·新安徽”安徽青年诗人改稿会


五年来,安徽原创文学跨越发展、成果丰硕,呈现出蓬勃向上、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长篇小说《下一站不下》《大望》、科幻作品《奇迹之夏》等一大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斩获了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五届“茅盾新人奖”、第四届“茅盾新人奖”提名奖、“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提名奖等近50项省级以上重要文学奖项和荣誉称号,入选“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新人新作榜、海外传播影响力榜和“年度中国好书”等重要榜单,21部作品入选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优秀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等,2个项目获中国作协文学志愿服务示范性重点扶持,省作协连续5年获得中国作协“深扎”主题实践先进集体称号,作协组织和“文学皖军”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美好安徽建设中展现了担当作为。同时,省作协致力于文学的创新实践和呈现方式的多元探索,文学作品的融合发展渐入佳境。《幸福小马灯》《六号银像》等闪亮电影屏幕,由获得人民文学奖的小说《最后的电波》改编的话剧《东进东进》在国家大剧院激昂唱响,长篇小说《下一站不下》由著名投资机构斥巨资投入前期拍摄工作,文学影视“破圈”联动,共促文化事业创新发展。





图片
优化作协职能,凝聚文学力量




五年来,省作协紧扣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职能,延伸工作手臂、扩大工作覆盖,不断增强作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加强自身建设。持续深化改革,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积极推进作协组织向有需求有基础的重点乡镇、街道、社区和“文艺两新”集聚区覆盖。以省委巡视和审计整改为抓手,不断查找问题、补齐短板。助力桐城、叶集、寿县成功创建中国“文学之乡”,在我省建立了一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联系点和志愿服务联系点,在安庆桐城等地设立安徽文学名家工作室。精心组织安徽文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作家回家写安徽”活动,组织136名市县级会员单位负责人和基层作家代表齐聚合肥,探讨推动安徽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对策。改进和完善协会会员管理制度,全面梳理统计全省残疾作家情况,制定相关帮扶政策,开展全省文学“两新”发展情况调研,不断延伸工作手臂,创新联络协调服务方式。召开文学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学生态。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推进“网上作协”建设,利用好安徽作家网、安徽省作协微信公众号,开辟新作速递、新书发布、文学动态、评论圆桌等栏目。五年来,实时跟进1500余位(次)作家创作动态。对《安徽作家》内刊全面改版提升,发表各类文章300余万字,为“文学皖军”提供创作展示平台。


图片
图片“和美的魅力——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安徽故事”采风创作活动首站走进合肥庐江县
图片 
图片
安徽文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作家回家写安徽”活动


推进区域文学合作交流。注重上下联合、区域联动,推动安徽文学“走出去”,不断扩大安徽文学影响力。依托长三角文学发展联盟,共同举办“共饮长江水”——全国知名作家看安徽暨长三角文学联盟采风创作活动,承办第二届长三角青年诗人作品改稿会,开展以“爱在中秋,情到天长——长三角知名作家走天长”为主题的采风活动,加强采创成果展示交流,努力用文学的形式讲好“安徽故事”。组织我省部分作家参加大运河文化、浙东山水诗路等主题创作实践活动,组织青年作家、评论家参加长三角青年作家创作大会、沪皖作家行走课堂座谈会,以文学方式服务对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升安徽文学传播力。推动文化润疆和文艺援藏,组织儿童文学作家为新疆皮山县中小学教师辅导授课,开展“皖疆‘写作名师公益大讲堂’今天我来讲”云端授课,组织骨干作家深入山南地区采写多部报告文学,举办两期新疆、西藏中青年作家研修班。推动支持各市作协齐头并进,指导基层作协开展活动,搭建文学交流平台。五年来,各市作协结合本地特色,立足资源优势,围绕中心,推动基层文学创作。合肥、马鞍山、宣城、淮北、芜湖举办了合肥之美文学笔会、李白诗歌节、桃花潭国际诗歌周、黄里杏花诗会、金秋诗会等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亳州、池州等有针对性地举办文学大赛引领文学创作,日益受到国内文坛关注;安庆、蚌埠、六安、阜阳、宿州组织作家培训、开展作家作品研讨会,抓好文学精品创作和文学人才培养;黄山、铜陵、淮南、滁州等地积极引导作家开展主题创作,分别开展“乡村振兴黄山行”“红船之旅”“寻访红色足迹”“滁州革命历史题材”等特色文化采风创作活动,推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各市作协各项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取得突出成绩,为繁荣发展全省文学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开展文学惠民。在元旦、春节、5·23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学雷锋志愿服务日等重要节点,以“送文化年货”、“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到人民中去”为主题,组织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和重点骨干作家深入基层开展公益讲座、文学宣讲、改稿点评和走访调研等文艺志愿服务120场次,服务群众万余人次。根据中国作协关于密切联系服务广大作家和基层文学组织的意见要求,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分别深入对接联系点,开展文学交流、创作辅导等活动。2023年下半年起,启动“文润江淮·文学创作大培训、作品大改稿”活动,先后组织30多位作家、评论家和文学期刊编辑等分赴全省40多个县区,开展了36场改稿活动,2000余名基层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参加,为“文学皖军”新生力量提升提质。积极参加省委宣传部“文艺名家进高校”系列活动,参加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安徽省)集中示范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文化进校园、进乡村。组织省作协文艺志愿小分队走访慰问多位高龄的老作家、患病作家和诗人等。连续两年赴皖南茶区开展“江南问茶·安徽网络作家公益助农直播”活动,组织网络作家赴歙县、石台、祁门、贵池等地,进茶山,访茶农,问茶事,在茶农或茶企的直播间,利用网络作家的影响力,谈文论茶,为直播间引流,推广特色农产品,作为一项尝试,受到了社会各界欢迎。

图片

图片
“共饮长江水”——全国知名作家看安徽暨长三角文学联盟采风创作活动
图片
图片
长三角文学发展联盟大运河文化主题创作实践活动
图片
图片
举办第二届长三角青年诗人作品改稿会
图片
图片
歙县滴水香茶文化节暨“江南问茶·安徽网络作家公益助农直播”活动在溪头镇成功举办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新时代新征程为作协工作和文学事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实现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齐心合力谋发展,步调一致抓创作、育人才。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不忘初心、不负韶华的奋斗姿态,以躬身入局、踔厉奋发的实干精神,以笃行不怠、砥砺前行的担当作为,勇于“破壁出圈、登顶出彩、改革出新、项目出效”,扎实推进安徽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更大文学力量。



预祝安徽省家协会

第七次代表大会圆满成功!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