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11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近期,我省诗人陈英诗集《风在吹》由黄海数字出版社出版发行。《风在吹》收录了诗人陈英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表的诗歌186首。诗人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感悟、体会诗意的事物,运用诗意的语言,挖掘、提升诗歌的境界意识,以饱满厚重的文笔描绘了对人生的感怀和人生的况味。
禅宗擅从身边事物上汲取悟性,让本心从日常事物中浮现出来。初读陈英之诗,觉得他在方法的层面,与禅宗颇有会通之处,司空见惯之物在他的语言运动中慢慢剥离出了新的、时而是令人诧异的内在空间。词的、物的内在灵性有一种交织。掩卷思之,大有回味处。推荐。
——陈先发,安徽省文联主席、安徽省作协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
序
胡竹峰
读这本诗集,我想到质木无文。
诗文各有所好,所好皆好。肉鱼滋味,蔬菜滋味,瓜果滋味,米饭滋味,面点滋味,都是好滋味。文章也是各色滋味,其实是质,司空图有《二十四诗品》,其实何止,诗文之质千变万化,各美其美。钟嵘《诗品》总论——东京二百载中,唯有班固 《咏史》质木无文。
钟嵘视野所限,班固那首诗,固然语言质朴,没有文采,但恰恰也好在此处。后人跟风,认为文人初学五言诗体,技巧还不熟练。写文章是一家言,读文章是一家眼。
班固有修《汉书》之才、之力,宋人苏子美以《汉书》下酒,历来传为美谈。
老子说,大道至简,大文无文。我人到中年,最怕文章文气漫漶乃至溢出纵横,更怕文章辞章灿烂如夏花。读陈英此书,欣喜字里行间的恳切与真诚,更欣喜他落笔皆通达,没有以辞害意。而其中留白、转折,有自己的匠心。
读这本诗集,又想到木鸡养到。庄子说过的故事,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历久乃成,那只鸡德威已全,看起来虽然像木雕泥塑,却没有一只鸡敢上前应战。弱冠之际从书上读到这个典故,多年不忘,警示自己,再次立此存照。
日常里,我常有跳宕,但心慕庄重。陈英其人,天柱山下见过一次,目光炯炯,望之俨然,言语不多,开口厚朴。史书上说,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诸葛亮。倘或在蜀汉,陈英这样的人,也是可以让刘备托孤的吧。
古代有几个陈英,明朝进士陈英,江西临江府人,书香门第;晚清福建水师舰队有武将陈英,骁勇善战。今人陈英,貌古,总疑心他是哪个前人转世而来。衣饭日常里放不开低吟浅唱,大有古风。
古人说诗言志,言为心声,这本诗集《风在吹》,我却当作谈话集言词集来看,如此也好。诗词文章歌赋笔墨丹青都有一家风气,陈英之家风清白,清白家风,朴素家风,日常家风,我愿从之。
人多有双面性甚至多面性,风风火火渴望物质,类似尼采所说的酒神精神;清清爽爽关注内心精神,类似尼采所说的日神精神。
走向世界,不避名利;走向内心,期望超脱。
文字是我的日常,也无非文字说话,文字养神,让其护佑,护住斯文护住倔强。二〇二四年七月四日夜访上书房,贾平凹先生赠墨“艺可久身”四字,意思大好。
文字养神,艺可久身,此亦大快哉事大吉祥事。
文字养神,艺可久身,与陈英尊兄共勉。
风在吹,其中有风。《左传》说,风有采蘩采苹。乐操土风,不忘旧也。
是为序,以此贺。
二〇二四年十月三十日,合肥,作我书房
陈英,安徽池州人。安徽省作协会员,安徽省当代诗歌研究会会员。有诗歌发表于《诗歌月刊》《海燕》《滇池》《安徽青年报》《中国汉诗》《安庆晚报》《安庆日报》《池州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