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协主办

战疫·散文专辑|战疫 我在场(五)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我与我们

黄丹丹

 
过去,在我心里,把人分类为“我们”与“他们”。“我们”是与我有关联的人,我的家人、朋友、同事;“他们”则是与我缺乏联系的人,譬如快递小哥、公车司机与电视新闻上才能见到的那些人。“他们”与“我们”,远远地隔着,我仅尊重,并无太过关注。
 但如今,我发现自己过去对人的分类,真是蠢极了。这个世界上,不仅是每个人都相互关联,并且所有的事物都相互牵连着。整个世界都以微妙的联系方式紧密地咬合嵌连着。颠覆我以往认知的,是新冠病毒肺炎引起的这场疫情。
1月19日,我所在的安徽省寿县卫健委紧急召开了关于防控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会议。单位主要领导曾在2003年非典期间就在乡镇任党委书记,他在会上要求参会的各乡镇卫生院院长,在过年期间,不得休假,不得外出聚餐。从那天起,我才感到,“武汉出现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便不再是一条关于武汉的新闻了。
情况一天天发生变化。除夕前夜,我所在单位的主要领导及相关科室的人员连夜加班,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除夕晚,全县医疗系统的工作人员都接到了停止休假的通知。从那天起,设在我们单位的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就开始了昼夜无休的持续工作状态。
直到今天,寿县作为一个有着一百四十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在周边县区都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情况下,疫情报告一直为零。为“零”而战的,是一群平凡的人。但这些平凡的个体们,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的时候,就合力成了伟大的英雄!
一位婚礼订在大年初八的乡镇卫生院护士,取消了婚礼,主动要求去卡点值班。一位退休后被返聘的老主任医师,主动请缨,投身防控一线,并将平日积攒下的3000元捐作抗疫基金。一位在武汉创业的企业家是位每逢年、节假日都要回寿县陪伴母亲的孝子,这一次,他却说,为了不给家乡政府添麻烦,他就留在武汉不回家陪母亲过年了。我把安徽向全省人民发出无偿献血的倡议书的链接转发到单位工作群,不到24小时,便有92人报名。采血车到时,一些没有及时关注到群消息而未报名献血的同志,临时加入了献血的队伍。“我们”的鲜血,会流入“他们”的体内,“我们”与“他们”是血脉相通的。
我想起我县援鄂医生管俊勇的话,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把上班的地点从县医院转移到了武汉方舱医院。要说英雄,我觉得家乡所有的医务工作者与参与抗击疫情的工作人员都是英雄,我们卫健系统工作人员一直在持续工作,他们更辛苦!”
 “我不是英雄”,但,所有人都是英雄。我在采访管俊勇医生时,曾问他到疫区,面对那么多具有极强传染性的患者,怕不怕?他说:“一开始,还是会有些忐忑的。不过来了,就不怕了。到了这儿,就想多做点什么。”这句话太熟悉了。不仅管俊勇医生说过,报名去卡点的党员志愿者们说过,悄悄捐献物资的海外亲友也说过,甚至正经受苦难的武汉市民也这么说。
我电话采访一位为医疗队提供生活保障的武汉防疫工作者。他说了一句令我瞬间泪目的话:“我们武汉的大多数人甚至认为是武汉拖累了全国人民。”我被这些所有身处困境与危难,还能做到保持积极心态应对灾难并保持热情感恩他人的武汉人感动。
爱来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在方舱医院工作的管医生也常常向我传递他的感动。他说每天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班车,因为医护人员虽然下班时间是一个点,但下班后因消毒需要,得分批出舱。这就造成了时间差,很长的时间差。班车司机需要漫长等待,管医生说他有次出来很晚,对司机抱歉说让他久等了。司机说,你们辛苦了,你们来帮我们的,我们等多久都不辛苦!有天,安徽支援队中有位队员生日,队友订了蛋糕。蛋糕店并没有开门,但店主得知这是援鄂医务人员的生日,便亲自做了蛋糕送给他们,坚决不收费。
 “他们对我们的感恩,令我非常非常感动!我经常感觉不是自己帮助了他们,而是他们帮助了我,他们的乐观、坚强与感恩,令我对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人与人的关系有的新的理解。我觉得,来武汉、进方舱,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这个经历,净化了我的内心。”管医生说得很诚挚。他说,人与人之间纯粹的真诚与友爱,在这里是常态。大家都很积极,都相信疫情很快会过去。亲历者能够证明,真情不是被排练的出来的。
“我们与他们,是彼此需要,并互相温暖的。”在一次采访中,管医生这么说。我也这么认为。我们与他们,融为了“我们”,我们同在,我们一起在战斗。

【作者简介】

黄丹丹,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安徽作家研修班结业。发表作品百万字,散见《青春》《延河》《清明》《安徽文学》《诗歌月刊》《时代文学》《散文》《名家名作》等文学期刊。著有散文集《一脉花香》《清欢》《应知不染心》,诗集《白话集》。小说《留吧,爱情》《甘蔗汁》《赝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文字入选多种年度选本。

值守

吴传兵
狂风肆虐一夜,我也一夜没睡好。
晨光透过窗帘挤进房间,天亮了。我拉开窗帘,院内的树摇摆着,风依然很大。这个天很不给力,这个年很不开心。年前发作而肆虐的冠状病毒肺炎,夺去了春节的欢乐,夺走了不少鲜活的生命,人们痛苦悲伤着。
在我们这个山城,刮如此大的风的时候不多。我推开窗,想透一透新鲜空气,正如俗话说的“春风钻牛皮”,大风裹挟着彻骨的寒陡然冲进房间,冷得我一颤。比昨日气温低了很多,我急忙关上窗。 
今天是大年二十二,周六,我感冒了,头疼得厉害。但疫情防控卡点今天是我值守。我早早起来,吃了点早点,去值守。风刮得紧,“呼呼”叫,一阵紧似一阵,我在路上,有种吹飞的感觉。
到了卡点,更是哭笑不得。居委会为值守安装的帐篷,“擅离职守”,翻了个身儿,躺在远远的公路中央。由于帐篷较大,我一人之力无法移动,只好将帐篷内的桌子和其他物品,一件件地搬回卡点。一会儿,值守的其他同志来了,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将帐篷移回原处。但刚刚安装好,又一阵狂风,再次将帐篷掀翻,我们极力拽扯,莫奈人力敌不过风力,还是吹跑二十多米。我们又一次腾挪稳固好,并搬来大石头压住帐篷四周。安装好十来分钟,又一次狂风袭来,毫不留情地掀飞了帐篷,而且飞得很远。如此反复了五次,都是狂风胜利了,帐篷被折腾得面目全非,支架断了,篷布破了,完全报废了。寒风中,我们累得筋疲力尽。
近几年来,大自然变得古怪起来,经常发脾气,比如飓风、比如暴雪、比如洪灾、比如瘟疫、比如蝗灾、比如冷热无常……而且脾气一次比一次刁钻,一次比一次残酷。这次冠状病毒肺炎瘟疫,导致了武汉封城,全国封路,感染者几万,病死者上千……大自然的这个脾气,人类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
面对一堆支离破碎的帐篷,我很无奈。我想起了被病毒肆虐的武汉同胞,想起了因病毒肆虐的万城空巷,想起了停工停产的企业,想起了困守在家的莘莘学子……这也是一种支离破碎。我心情异常沉重和伤感。
庚子这个年,过得很冷漠、很闹心,人人闭口,家家闭户,处处闭关。冠状病毒肺炎,这个恶魔,肆虐着中国大地,霸虐着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更夺去了许许多多无辜的生命。大家都沉浸在悲哀和惊恐之中。
我自腊月三十带班至今,没有休息过一天,在家、办公室、包保村和值守卡点来回奔波着。爱人和孩子千叮咛万嘱咐,带好口罩,做好防护,我心有感激,但职责所在,决不畏惧。登门排查,稳控情绪,劝说居家隔离,做好防控宣传……这是工作内容,也是组织要求,更是我们所有工作人员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谁也不敢大意,谁也不敢疏忽,谁也不敢懈怠。上门登记和排查是一项较难的工作,有些人不理解、不配合。“你们天天来干么事,烦不烦?你们不要来了”。这是我前几日去包保村一涉武汉的方姓人家督查慰问时他的排斥与抵制。天天来,既是要求,也是负责。他的态度,我们很无奈。我想不通,我们也是冒着危险来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的,是来了解情况探望慰问的,本是好事、好意,为什么不能理解和配合呢?这种人虽是极少数,但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状态呢?是不是如乱吃胡吃野生动物的那些人一样心态?我就是我,我不怕,我自天下第一,你们是多管闲事。我有一丝哀伤和愤怒。
天气很冷,风依然大。顶着寒风,我们值守人员和居委会派来的同志一起,将帐篷修整好了,打好桩,立在了卡点。再也不怕狂风肆虐了。帐篷里,暖和多了。我感觉到了温暖。我们值守的汽车三队小区,进出人员不少,我们劝说着,非必须不要外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是一种负责。绝大多数居民很理解、很配合;也有少数偶有微词、甚或牢骚。
这场景似曾相识……我眼前涌现出十七年前非典上演的画面。当年,疫区的人们也是戴着口罩,互相隔离,严格消毒……虽然我们山城这里非常幸运,没有染上非典,但我看见了当时非典的严酷,看到了我们艰辛的努力和付出的代价。今天的冠状病毒肺炎不仅重叠了当年的画面、复原了当年的场景,而且更加惨烈。不仅仅我们小小的山城有了确诊病例,全国都有了,世界各地也有了,重疫区武汉的患者更是医院难住、病床难求……
寒意侵人,我在帐篷内外渡着方步跺着脚,既是取暖,也是诅咒。
中午时候,风小了许多,开始落雪了。这是开年下的第二场雪。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虽然自昨晚就开始了大幅度降温,但雪后肯定愈加冷、愈加寒。这给冠状病毒防控带来了许多不利。
我想起了苏东坡的一句话:“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是一种活法,是一种与当今“天上地下无所不吃”的欲望格格不入的人生活法。当今许多人,正因远离“清欢”,物欲横流,无所畏惧,胡吃乱吃,吃出了2003年的非典,现在又吃出了新冠病毒。人类为何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为何不能善待野生动物?为何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什么不能过“清欢”的家常生活?人类欲望已经出格很远,该检点,该有所敬畏了。
一天的值守马上结束了。疫情值守也会结束。但有个值守要一直坚持下去,那就是爱自然、爱动物、爱世界、爱自己、爱人类……这些博爱要永远值守下去。

【个人简介】

吴传兵,笔名春晓大别山,安徽省作协会员。获得各级各类文学征文特等奖、一等奖等20余次,出版个人散文专辑《纸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