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2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读洪玉良诗文集《搁浅的流沙》
曹化根
通读过洪玉良诗文集《搁浅的流沙》,我不禁想起王维的《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之所以产生这种联想,是因为两者都属于尘埃落定之后的回望。只不过,王维是在完成一天登山行程活动回到山脚时再对山峰的回望,而洪玉良是在退休之后对40年忙碌生涯的回望。作为曾经的报社骨干记者和随后一家社会科学杂志的主编,洪玉良几十年留下了大量的笔墨文章,《搁浅的流沙》所收诗文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然而,管中窥豹,透过这一小部分,我依然能够强烈感受到作者的真自我、真性情。
作者把诗文集归为诗歌、散文、叙评三类,尽管在人、事、情上必然有所交叉,但大致可以认为诗歌抒情,散文记人,叙评说事(兼及人生感悟)。洪玉良的诗歌无门无派,不趋时不守旧,不放纵不羁勒,但充盈真感受,贮满真性情。我的体会,一是诗人对时间节序非常敏感。诗人生于黄山、长于黄山,几乎一辈子就在黄山山里山外、山上山下学习生活工作,黄山的血脉与生俱来,黄山的性格天生铸就。作为这座超级名山里的一个普通子民,诗人对大黄山地区的四季更迭、阴晴朝暮、风霜雨雪的感受格外敏锐。《春雨》《春蛰》《春意》《初夏》《夏天的事物》《六月的新安江》《秋思》《夜遇》《雪》《岁未寄怀》《丁酉旅次淳安有感》《癸卯元日》等等,仅仅从这些诗题,就能推想诗人内心对生命节律的应和,这是诗人潜意识的文本凝定,没有矫饰,也无法作伪,它们来自深厚的农耕文化传统,同时融合了当代生活所积淀下来的新元素,可以说现实的黄山被诗人一点一滴的搬到纸上,渗进心里。二是诗人以黄山为圆心,以足迹为半径,以诗心运诗笔,化天涯屐痕为心灵镜像。《泰国》《空中飞伞》《海边漫步》《新彊十日行》《吴中行》《川行记》等等,有别于多数记游诗,它们在描写异域或边地风情的同时,注入了诗人独特的思考。如《巴堤雅之夜》最后一节“灯光终于暗淡 /不甘的人们杂沓散场 /错乱的脚步/仿佛没了方向 /肿胀的脑袋 /灵魂己被抽干/混乱的思绪/拥堵着一团莫名的欲望 /而此时,我分明听见 /一声悠长的叹息 /来自大海深处/来自曦微的天堂…… ”再如《大连星海广场见闻》最后:“司机指着广场中间 /这里原有座汉白玉华表 /那天夜里拆了 /只有海边翻着一本硕大的 /书在阳光下白晃晃地僵着 /没有一行字 /但不知 /以后会写些什么 ”可谓懂者皆懂,但又深藏当代许多诗歌顾影自怜时所丧失了的核心诗意。三是诗人对生命、对爱情、对友情、对亲情的咀嚼与沉思能够平中见奇,翻出新意。《灵魂的频道》《命运》《别说》《仿佛》《等待梦醒》《告诉》《祭马健》《忆》《关于爱情》《冥想》《回响》等等,都是闪闪发光的珠玑。《那晚》这样描述爱情:“那晚我俩走在桥上 /桥己有五百岁的年龄 /你手抚桥栏 /说喜欢这种感觉 /让你触摸到永恒 /而我看着桥下 /那幽暗中的波光 /是岁月的留痕”。传统不乏时尚、含蓄但也明白,心有灵犀,看似平静的外表下涌动着滚烫的情愫,那一代人的爱情就是“那幽暗中的波光”,这与当前许多滥情似的爱情诗拉开了相当大的距离。
作者的散文颇见功力。《父亲河》《老妈》《在女儿婚礼庆典上的一番话》均写家人至亲,《我的蒙师杨晓庆》《赵叔》《女知青》等等都是写身边熟人。在叙事风格上,有的以朴实见长,有的以干练出彩,有的以白描为胜。在材料选择上,舍弃琐细,聚焦典型,突出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精彩镜头,一些地方还能看出《世说新语》的影响。在整体结构上,娓娓道来的外表下潜藏着欲扬先抑、欲擒故纵的老辣手段。比如回忆已去世一年的老妈,只是截取老妈生前的三件小事,令人发笑,而笑中饱含对老妈的一生的感念与仰视,活化了老妈的性格与爱心,可谓别出心裁,也许这是对母亲最好的怀念。写女儿出嫁,截取自己当年第一眼看到女儿男友的心理瞬间,寥寥几笔,曲尽展现父亲丰富复杂的矛盾心态,惟妙惟肖,道出了人世间普遍的情感。《我读凌徽涛》《不醉不归》《另类温州别样情》则是写文人间的交往,最能见出主客双方的颠倒忘情的风神。一茶一酒,一颦一笑,一涂一抹,或者神形兼备,或者遗貌取神,或者风骨卓立,都从骨子里散发出当代某类艺术家特有的精神气质。艺术家为世界造像,作者为艺术家塑魂。《给天空的云朵一片檐》写一个乳名燕子,笔名叫瓦当姐姐所开的一家叫《檐 》的艺术酒店。这篇散文结构清奇,语言轻快,想象灵动而缥缈,写建筑,写格调,写燕写檐,写天光云影,但最终让读者明白这是写人,写周春燕这个女人,她的精神气质化为这座叫檐的艺术酒店,凝定为与山水高度融合的当代艺术建筑。至于写黄山、徽州之类的散文,如《我在黄山白岳间》《徽州檐》《觅春》《感受徽园》《徽州雪》《花山叩魂》《西海景观命名记》等等,因作为黄山原住民,作者与故乡山水血脉相通血肉相连,字里行间灌注了极为浓厚的乡情,回荡着丝丝缕缕的乡音,以极熟悉的眼光打量这片奇山异水,进而化熟悉为陌生,见出对故乡的痴情。如果把这些散文与外来作家写黄山的作品加以对读,我相信读者会获得某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叙评部分选取了作者在记者和主编职业生涯期间若干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或接近于报告文学,如《天职》《程立现象》《风起海阳》《魅力无极限》《风生水起耿城镇》《烽烟乍起玉河路》,或接近于社会热点评论,如《电影市场的”雅努斯时代"》《对解放思想大讨论的讨论》《老街缘何被冷落》《文化城市不是时装城市》《麻将风色今如何》,或接近于职业思想、地域文化的凝练与反思,如《一个编者的感悟》《如何提升黄山文化话语权》《徽州人与徽州文化的关系之审美解读》。这些篇章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和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的文化高度。这些篇章既有对改革创新人和事的热情礼赞,也有对发展路径、工作方法的提炼总结,既有对经济文化热点的透视,也有对偏狭守旧的担忧,既展现了一个文化人的担当情怀,也袒露了相当长时期文化建设的尴尬处境。尤其是作者对徽州人或曰徽州文化的负面遗产或曰丑陋面的理性批判,剥去伪饰,直抵真相,诚恳而痛切,这是我从未看到也从未认真想过的。作者认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乃是我们在创造新文化过程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任务”,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言行一致,身体力行,这在当今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热潮中,显得多么可贵啊!总之,透过这些叙评,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忘我的工作投入、高度的责任意识、清醒的文化自觉、持中守正的反思批判、面向现实的深度思考,但在满腔热血中有时免不了混杂着无奈与苍凉。或许,这也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宿命!
《搁浅的流沙》也有些许不足。一是少数古体诗歌未按平仄格律来写,尽管作者已清楚意识到这一点,但我想,时代与传统应当并行不悖,在“笔墨当随时代”的同时,应该更沉潜于优秀传统。二是作者灵性飞扬、八面出锋,遣词造句多切中肯綮,但个别用词的稳妥似还值得再行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