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兴的中短篇小说集《画马》,以一个写小说的人的视角刻画了中国农村社会在时代巨变中的种种挣扎与适应。透过每一个故事,生活在20世纪中后期的人们及其生存的世界虽已苍老,但那掩藏在岁月背后的深邃人性与复杂情感仿佛依然年轻。
《头顶三尺》以年轻的小叔为切入点,探讨了贪婪与道德界限的复杂互动。小叔在卖挂面的过程中,为了得到一双崭新的帆布面黄力士鞋,多称了一位小姑娘的麦子,最终导致小姑娘自杀的悲剧,这一事件让他深陷自责之中。作者通过生动的叙述,让读者体会到一个看似简单的交易背后,掩藏着人性的试炼和道德的考量。小叔的内心煎熬不仅是对自我的审视,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
而“我”的父亲挂面技艺高超,固守“举头三尺有神明”的师训,因小叔的过失深感愧疚,以自断手指的方式彻底放弃挂面生意。透过父亲与小叔之间的微妙关系,体现了那个年代个人生活的无奈与家庭情感的纠葛。赵宏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与责任,揭示了当代农村在变迁中所承受的道德重负。
《父亲的土地》则更进一步地探讨了土地分配这一重大政策对农村家庭与社会结构的影响。在父亲作为会计参与土地分配的过程中,家庭内部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这不仅是对土地的分配,更是对人心的考验。赵宏兴以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社会结构的脆弱和复杂,不禁令人掩卷深思。
在《画马》叙事中,赵宏兴用充满人情味的故事,记录下业余画家李联想命运的起起伏伏,反映出人们在社会变迁中的抉择与挣扎,展现了农村社会的复杂性以及个体情感的丰富性。
该小说集如一幅生动的人生画卷,每个故事都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个人在社会变迁中的命运,体现了人性在困境中的温暖与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