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作家网  |  设为首页
安徽作家网

安徽省作协主办

世事、人情与思想 ——王贤友近著评议

发布时间:2018-01-26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乔延凤

王贤友在进入不惑之年后,出版了好几部著作,我都仔细阅读了。他的这些著作,内容广泛,涵盖了文学、民俗、书评、言论几个方面。比他以往的作品,更为成熟、耐读了,很为他取得的这些成绩感到高兴!

《合肥民谣里的女性》是他编著的一部民歌集

这部民歌集,选材广泛,内容丰富,站在人民立场上来编选,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民谣集。其中不少篇章都让我读后不忘。

《李家大姐》是一首优秀的历史民谣:

李家大姐才十八,

不擦油,不插花,

不穿针,不引线,

练了钢刀又练马叉。


骑花马,不备鞍,

扎起杆子一溜烟。

有朝一日沙场见,

清妖人头滚成蛋。


一位抗清、反清的民族女英雄的形象,耀然纸上!

《姑嫂比赛》、《钢铁女兵》、《安纺姑娘一片心》,则把新社会劳动妇女翻身解放焕发出来的昂扬的精神面貌写了出来。


《安纺姑娘一片心》这样写道:

棉花进厂白如银,

安纺姑娘一片心;

为了人人穿新衣,

个个轻装织彩云。


当年社会主义国家主人翁的安纺姑娘的精神风貌,即使今天读来,仍然那么鲜明、动人,令人自豪!

这本民谣集中,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作品,占了很大比重,也都很形象、生动,语言朴实、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


《下下捶在石头上》就是这样的一首:

郎在上埂插黄秧,

姐在下塘洗衣裳。

郎插三把望望姐,

姐捶三下看看郎,

下下捶在石头上。


短短的五句话,只运用了一个细节,就把青年男女相爱的情景写活了。


《姐的人事怎安排》写了人事、人情:

风吹稻草绿悠悠,

郎送人情姐不收。

不收人情我晓得,

乖姐是想把郎丢。

乖姐呀,

半路上抽跳礼不周。


心肝哥哥你好呆,

人情不收就瞎猜;

不知爹娘堂前站,

嫂嫂一边把嘴歪,

小哥哥,

姐的人事怎安排?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是一门学问。此诗将人事、人情写得多生动、深刻!

这部民歌集中,写童养媳、写民俗、写乡土风情的,同样充满着社会生活的质感。它们都来自民间,来自底层民众的现实生活,这些歌谣,写尽了人间的世态、人情。

对世事、人情的了解、洞察,是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必须具备的基础修养,也是最基本的生活积累和素材库存。

我想,王贤友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深刻了解的,这也正是他在文学道路上日益成熟的重要原因。

在现实社会,在日常的生活中,待人、接物、处事,都自觉地去观察、体验,便会使自己日益丰富起来、成熟起来。

这些,从他的这些作品中,就能看出来,他的作品,越来越有生活的质感,越来越有思想的深度。

《思想的门槛》、《中华当代好诗词•王贤友卷》,这两部书中,就有许多这样具有思想深度的篇章。

《思想的门槛》内容有三个部分:心中的话、心中的书、心中的人,分别写人生感悟、书评和文艺人物,写书评和文艺人物,又时时抒发作者的感悟。

这些都体现出了思想的深度。

第一部分中,《房子咏叹调》一文,由人类最早的居所,一直谈到了当今,结尾这样写道;

时间告诉我们,房子是我们灵魂最好的栖息的堡垒,它在人类文化世界,属于深层的东西,诞生的很早,而且至今仍然活着。一旦被恶意物化,它承载的东西就可能同样被物化,如人,如人心……

这样的思考是深沉、深刻的。

而另一篇《与一条河流相遇》,写的则是对故乡的河流——派河边的深层次的思考,文中议论部分这样写道:

给我一支画笔,画一条派河,也许只有河水、河岸、人家。那潜藏的河流的气质、忘我地沐浴的精神,是难以捕捉得到的,纵然搞派河风的摄制组驻扎在此也无济于事。

……

这条河流不曾诉说什么,也未尝想有人读懂它的内心。是人自己,在浅浅窄窄的派河上,在高远的天空之下,在春风拂面的时刻,偶尔触碰到河流的灵魂。

这些思索是深沉的。

原本无生命、无思想的河流,被写得这样人格化,深刻地揭示出了人与大自然的相依相存的关系。

《文化的困厄》一文谈到了当今文化边缘化、泡沫化的问题。

一些喋喋不休地研讨“龙虾文化”、“化妆文化”、“集邮文化”、“石头文化”、“巢文化”、“鸡文化”的人,表面上看上去是重视文化,实质上是将文化变成了泡沫,这其实是一种对文化极其不负责任的时尚的做法。

而《文化的困惑》一文,则谈到他对文化产业化问题的忧虑:

文化产业化,说白了,就是“产业”要靠“文化”来赚钱;“利润”要靠“文化”来实现。

这些思索都是深刻的,所表现出的,是作者对当今社会、对当前文化的深层次的思考,这些思考既是现实的、又是有深度的。

第二部分,写对有影响的一些通俗流行的书籍的看法、评价。

其中《闲话<儒林外史>》一文,通过议论,将该书的社会意义揭示出来,同样极为深刻。

《儒林外史》所揭示的社会状况是:

……整个社会看起来冠冕堂皇,一派繁荣,其实,是乱象,底子是乌烟瘴气,谁也不觉得这个社会肌体在腐烂,还习以为常地以为这是盛世社会的正常的生活秩序。

他的这段评语,真是入木三分,令人深思。

而谈《杨家府演义》一书,同样也有他自己的思考。他认为,这部书,符合鲁迅对“勇武”类小说的总评价:

文意并拙,然盛行于里巷间。

这实际上反映出的,是几千年封建社会中,中国这类通俗文学作品的总状况,今天又怎么样呢?作者未说,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判断了。他的这些见解,有自己的独到眼光,无疑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第三部分,作者写了22位他熟悉的交往过的文艺界的人物,通过记事、评艺、评文,既写了人,又有如何为人、为文、为艺的道理,有自己的思索,同样具有思想上的深刻性。

其中《心正则笔正》一篇,写书画家王家琰。

此文在记叙与王的交往过程中,将王的艺术造诣、成就,展现了出来,归结到“心正则笔正”,体现出的是,正确的做人为艺之道,是笔墨体现人格。

《忆谭公》则写已经去世的一位体制外的民办学校的长者,作者与其交往十数年,相互之间,“爽若清风,淡如水”。

谭公是个有个性之人,为人有侠士之风,只要有求于他,他都从不推拒,且尽心竭力。

文中一些细节,写的也颇动人。

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议论:

无论是体制内的作家还是体制外的作家,他们一直在努力改变一些东西。现实的困境、地位的相对弱势,不意味着“我们”无所作为,任何文化和制度的缺陷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作家要尽可能把这些问题在自身化解。如果作家自己厌恶恐惧,就不要成为恐惧的传播者和制造者;如果渴望爱和创造,作家就要努力在自己的作品中播撒爱与创造……

这段议论,写得深刻,其实,这也与王贤友本人的经历有关。他本人也是一位体制外的人。社会上的酸甜苦辣,多所体验。这既是他的弱项,也是他比别人能更多地了解社会、体验人生的机会。

《中华当代好诗词·王贤友卷》这部散文诗集的第一辑“心砧碎片”,多是有思想深度的言论,这些篇章中,时见他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对现实、对历史的深度思考。

《在胡适的塑像前》:

在泥质的路上走过,就会留下生命的足迹。

……

由于你,由于你深邃的呼吸,在最狂热和最粗暴的时候,锻造出一道无形之光。

这里有高贵的灵魂和学术的思想。

这里有自由的青草,散发出的一丝丝忧伤。

《乡情》:

眼角,渐渐积蓄着一颗饱和的水珠。

人为的藩篱,割不断人们对故土的情愫和对亲人的唠叨。

远方的机械在书写历史的废墟。

这部散文诗集中,其它一些散文诗章,亦时有感悟之语,闪烁着他思辨的火花。

总之,他的这些作品,以记事、写景、状物见长,又以思想的深刻性而启人心智;深刻的思想,使得这些作品有了灵魂,有了丰富的内涵。

这些,都与作者的人生经历、人生经验相关。

通观王贤友的这些著述,用得上“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两句老话。

洞明世事,练达人情,是个基础,在这基础之上,进一步升华,就有了对社会、生活、自然、历史、人生的理性认识,有了思想。

王贤友已近知天命之年,在为人为文的道路上,他踏踏实实地走了过来。

这些著作的出版,是他一日不荒废自己的证明。

相信他会有越来越成熟的作品问世,我热忱地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