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安徽作家网 作者:安徽作家网
等你在春光里
冯德斌
正月初八晚上,刚丢下饭碗的辣子婶便进入牛头拐村文化广场,以前,辣子婶总是第一个到达广场,把低音炮放在广场的东南角,生怕被别人占了她们的位置,每次到了广场之后,她不停地催促老友们赶紧过来,尤其是拉二胡的老“磨”二宽,锥子都攮不动。据说当年凤玲约他私奔,就是因为他太磨叽,刚上客车,屁股还没挨上座位,凤玲就被追来的娘家人从车上拖了下去,扬州没下成,二宽还被送进派出,家人四处求亲告友才把他弄出来。
而今天,辣子婶一进入广场,以为是走错了地方,以前那些“老大难”却都先她一步到了广场,就连那个最磨叽的二宽也到了。
村主任二牛看着大家走进广场,他那猴子腚似的腮帮像抹了润肤露,渐渐地舒展开来。
进入2020年春节以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牛头拐村已经封村一个星期了,可把村里的老人们憋坏了。平常的每个晚上,虽然没有招呼,也没有人通知,但他们好像事先约好了似的,拖上低音炮,拿着二胡、琵琶、笛子等乐器到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广场,吹拉弹唱跳,一闹到半夜。
但今年这个春节,新冠肺炎疫情使老人们本想热热闹闹过个年的想法不仅没能实现,反倒连日常的生活秩序都给打乱了。
那天二牛正拿着喇叭在村里巡防宣传:“老少乡亲们,没事别出门,新冠肺炎是瘟神;出门别聚集,聚集易染疫……”还没讲完,辣子婶的电话把他的话筒给堵上了:“二牛小乖乖,你安的什么心?你不让别人出门,那你为什么不呆在家里?”
二牛说:“我倒是想呆在家,可这疫情防控工作谁来做啊?”
“你呆在家老娘来做。”
“我的姑奶奶,这才一周的时间,咋跟吃胡椒粉似的呛人呢?”
“你要是在家呆上一周,我保你牛腿都闷熟了。”
“那等疫情结束,我请你吃牛腿。”
“我呸,老娘才不稀罕你那牛腿,老娘要去广场吼一嗓子那才过瘾。”辣子婶的语气就仿佛她已经站在广场上。
二牛一听她要去广场,两条“牛腿”不由得一哆嗦,她去广场吼一嗓子不要紧,那村里还不炸了锅,到时候想捂都捂不住!
二牛正自暗暗叫苦,二宽叔的电话又打来了:“二牛啊,这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啊?再这样下去,没病都要闷出病来了。”
“二牛啊,你是大家选上来的主任,上边的政策当然要执行,下边民声你也不能不听罢?”七大爷的电话分明是在责怪他。
二牛生于斯长于斯,他理解老人们的心情,就像熟透自己的掌心纹,虽然繁复各异,但脉络清晰。
现在,虽然村民家家有电视有电脑有手机,每天网上娱乐节目丰富得比田里的稗子,好看,但离生活太远。他们每晚围聚在广场,拉着二胡、弹着琵琶、吹着笛子,唱着走调的曲子,却听得如痴如醉,就像看着屋里满仓的粮食感到踏实舒心。他们嗑着自家土灶上炒出的瓜子,嚼得津津有味。
他们一边听着歌,一边吃着零食,但嘴还不闲住,他们在家时,像个闷罐子,一天也懒得说上几句话,但他们一到广场上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可是眼下,新冠肺炎肆虐,上级严禁聚集,是丝毫马虎不得的,但乡亲们又习惯了每晚聚集在广场唱歌跳舞拉家常,何况现在是春节,正是走亲拜友的时候,如何让村里的老人们在家呆得住呆得好呆得有乐趣,不再感到憋闷得慌,二牛的心纠结得像根鸡肠子。这时,手机短信响了:下午三点,镇里召开疫情视频通报会。有了,他打开电脑建了一个聊天视频群,取名“牛头拐村文化广场”,让村民扫码进群,并教会他们使用的技巧。
当辣子婶吃过晚饭打开手机进入“牛头拐村文化广场”视频群时,所有人鼓起了掌,辣子婶像平常一样,大大咧咧地说:“唷,这搞的,还跟迎接大领导视察似的隆重。”
二牛说:“你不是领导,但你是我们村的骄傲。”
辣子婶道:“去,去,一边呆着去闷你的牛腿去,我还等着吃你的牛腿呢。”
二牛不怒反乐:“辣子婶,牛腿一定会请你吃的,只是今天的新闻我们都看到了,我们县医疗队驰援武汉,领队的可是根柱唷。”
根柱是辣子婶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县医院,如今是感染科主任。
二宽说:“根柱给我们牛头拐村长了脸,争了光,下面我们把这首《为了谁》,献给根柱,也献给辣子婶。”
辣子婶忙摆手说:“别……别…… ”
辣子婶从来说话没打过结,但今天不知道怎么搞的,她越想把话说利落,却越是说的嗑嗑巴巴,她一着急,来到了自家的承包地前,地里的麦苗正在冬眠,她蹲下身,像抚摸孩子一样,亲昵地抚摸着熟睡的麦苗,突然,一声爆裂,她惊惧地张大眼睛,连连向旁移开几步,爆裂声停了,脚却在往下沉,她仔细一看,冰冻的土地裂开了一道道口子,脚下的土地变得舒松柔软,一股新鲜的泥土气息从裂开的冰缝中如花般绽放开来,沁心入脾,顿感天广地阔,她听见麦苗在拔节,看见燕子在衔泥筑巢,湾里的小溪舞起了长袖,她忽然想起,还有三天就是立春了,冬天就结束了,她们又将开始新的一年劳作了,想到这,她在心里对根柱说:“儿子,加油,等你回来妈给你做小葱炒鸡蛋吃!”她转身望向湖北方向:“武汉加油,我们等你在春光里!”
乡亲们也随着她大声喊道:“武汉加油,我们等你在春光里!”
作家简介
冯德斌,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刊发在《中国报告文学》、《作家报》、《北京文学》、《海外文摘》、《散文选刊》等二十几家报刊杂志,出版短篇小说集《伤着痛着依然爱着》等。曾获中宣部等单位主办的“读好书 促和谐”全国征文三等奖等。
周大妈的寿宴
朱幸福
年前,周大妈把大儿子叫到面前,说:“阿根啊!过了年我就80岁了,你们要真想给我做寿那就做吧。”阿根立刻兴奋地说:“妈您终于想通了,我跟弟妹们早就商量过了,就选大年初六吧,春节放假,大家都有时间参加。”周大妈说:“行啊!要办就办热闹点,把家里养的那头猪和两只羊都杀了,鸡鸭鹅家里也都有。难得办大事,不要舍不得。让孩子们都回来,照个全家福。钱,我早就准备好了,这些年你们给的钱我都没用,有4万多。”阿根说:“钱你还是自己留着吧,寿宴费用我们兄妹四个人出。”周大妈说:“有什么你的我的?我一个老太婆,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赌钱,要许多钱干吗?”“行行行!就按妈说的办。”周阿根知道母亲一生不容易,吃了许多苦,才把这个家支撑下来的,所以他对母亲非常孝顺。
其实,周大妈还是周大嫂的时候,丈夫生病死了,留下了一大笔看病的债务和4个未成年的孩子:阿根14岁,二根12岁,老三、老四都是闺女,分别是10岁和8岁。周大妈本想找个男人入赘,帮忙养孩子,但她当时那样的家庭,哪个男人也不愿轻易涉足,周大妈干脆就不找了,咬着牙坚持把4个孩子养大成人。阿根很懂事,刚上初一就主动辍学回家,承担起父亲的重担和义务,帮母亲种地、料理家务。不久,分了单干,虽然农活累点、日子苦点,一家人也熬了过来。等周大妈60岁时,阿根已经结婚成家,二根也大学毕业分配在省城机关工作,老三在外面打工,老四也上了医科大学。眼看着苦日子终于熬到了头,阿根就想给母亲过个60岁生日庆贺一下。周大妈不肯,说还有三个孩子没有成家呢,我过生日还不被别人笑话?到周大妈70岁时,阿根又提起给她过生日的事,周大妈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现在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许多80、90岁的人都不做寿,我70岁还嘚瑟个啥?煮一碗面,卧三个鸡蛋,我就满足了。阿根一听泪就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虽然家里很穷,但每年他们4个人的生日,周大妈都会记得给他(她)煮一碗面,卧三个鸡蛋,而周大妈自己的生日具体是哪一天?他们四个孩子谁也不知道。等周大妈快80岁时,周家老四已是上海一家医院的呼吸科医生;老三一家在昆山办了公司,业务很好;二根也是个处级官员了。看着三个弟妹都成家立业,阿根也很有成就感。作为老大,虽然在家种田,但他能吃苦,肯动脑筋,办了家庭农场,当了村民小组长,还是共产党员。他的儿子在县政府部门工作,女儿在学校当老师。这样的家庭,在当地很受人尊重。这时候给周大妈做80大寿,确实是水到渠成的事。
年夜饭后,阿根的儿女们都回了县城。周大妈和儿子坐在客厅里边看春晚,边守岁。两人又聊到做寿的事,周大妈问阿根:“事都安排好了吗?”阿根说:“都安排好了,酒菜都落实了,办酒的桌子、凳子、器具,烧菜的厨师、帮忙的服务人员都安排好了。烟花爆竹买了3000多元,大蛋糕订了个直径一米的,摄影摄像的师傅我都请好了。”周大妈说:“尽量想周到点,照顾不周,亲戚会生气的。再告诉你弟妹他们:送多少钱、多少东西都不要!我只要他们人都回来!”阿根就说:“我再给他们发微信落实一下。”
春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周大妈发现几个主持人突然说起武汉肺炎封城的事;大年初一,电视里又说部队、地方派医疗队去支援武汉的消息;大年初二,周大妈发现每年都来拜年的娘家晚辈一个也没来;再就是阿根从村里开会回来说,全村的人都呆在家里,不准随意走动,湖北特别是武汉回来的人要及时汇报。村里的麻将室封了,广场舞也不让跳了,外面的人都戴起了口罩,村口有人盘查来往人员身份。周大妈还感觉到阿根有什么事想和她说,但好几次都欲言又止……其实,周大妈早就从这紧张的气氛中看出了端倪,知道武汉肺炎会人传人,还很难治,就对阿根说:“这几天,我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寿宴不办了,你通知一下家里所有亲戚朋友都不要来了。”阿根迟疑地说:“都准备好了,要不还是办了吧。”周大妈斩钉截铁地说:“不办了!要是大家参加我的寿宴传染上这种肺炎,我不是要背上千古骂名?还是把多余的菜给隔离观察的人家送去。”
正月初六中午,从村口值班回家的阿根亲手给母亲做了一大碗长寿面,里面还卧了三个鸡蛋。阿根将面端到母亲的面前说:“祝妈妈生日快乐,健康长寿!”周大妈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幸福的微笑。这时,阿根几个弟妹的视频电话接二连三地打了过来,二根说:“我在省城防控一线祝妈妈生日快乐!”说着,朝视频中的母亲鞠了一个躬。老三说:“我们在昆山家中祝妈妈健康长寿!”说着在客厅地上给她磕了个头。老四说:“我在武汉一线祝妈妈春节快乐!春暖花开,我再回家看您!”
周大妈的泪涌了出来:“孩子们,春暖花开,娘等你们回家!”
作家简介
朱幸福,笔名:紫竹成林。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鸠兹鸟》文学季刊主编。出版小说散文集《太阳雨》《泥巴墙头腊味香》《门灯》等多部,作品曾被多家选刊转载或收录。